但他现在不必问了,也没几天,他负责的水利工程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机器:更小巧,更方便,更可怕。他不晓得,那种巨大的拖拉机算是已经完成本土化了,水利工程上的机器还不行,只是为了赶工期,未来人调配过来的。他只知道,倘若始皇帝在时有人能献上这些机器,那大秦的天下……
所以,现在听司马欣这样问,章邯突兀的笑了出来,指了指正将土铲到一边的那台机器道:“你看看这些,再问问干活的秦人,真要串联,他们愿意跟我们造反吗?”
司马欣默然,又叹了口气。
“辽东。刚来的时候你记得吗?”章邯仿佛是自言自语,“都觉得是齐人在报复我们,送我们关中子弟到这种地方做苦力到死。但是现在呢?”
“那时候所有人都一脸死气,但现在他们说什么,说这里真是块宝地,宝地啊。”章邯弯下腰,抓起一把土,慢慢收紧手,看着这黑土从指缝中落下,“多好的黑土,种出来的粮食长得多好。等我们把大泽的水排走,这里就是比关中还广阔的平原。”
他又张开手臂,尽力地展开伸直,像是想将这整片天地都拥入怀中。
“成片成片的肥沃之地,一天能耕上千亩的拖拉机,还有一边收割一边脱粒的收割机……他们不但不想走,还托识字的写信回去,叫家人搬过来。别处授田限制颇多,辽东此处动不动千里无人烟,齐国在这里很大方。”
种不过来不要紧,私田也连成一片,官田耕地收割时都带上你,只要拿收了的粮食作抵。
他们当然愿意付出粮食,一个人才能种多少地,官府用那拖拉机和收割机又能种多少地,没瞎的都能看见,没傻的都能算得过来。
难怪齐王不在意,还让他们这些旧日秦王旧日秦将过来,道是方便管理。现在他们知道李斯确实是好意了。困在临淄的子婴生活得憋屈,在这里却还有跻身上层的希望,他们也是一样。
子婴带人农垦,章邯因为有组织人力修建陵墓的经验,就让他带人兴修水利,还兼管着修路。他是不懂水利,不过齐王也派了懂行的过来,人有些怪异,成天叨叨什么既要适宜居住,又要尽量保持辽东泽的生态。念得多了,他不懂其意都背下来了。不过那人也确实懂行,连新出的机器也知道派什么用场,仿佛用过无数次一样。
司马欣不知道第几次叹气,勉强振作了一下精神,随口道:“这些机器听说齐地都还没用上,先尽着这边用了。”
“嗯。那个蒸汽拖拉机,田少了用起来不值当。我听葛工师闲聊时说过,说什么产量有限,又迟早淘汰,就先在这边用,这边实在缺人,地又好。我们工地上用的是什么小型化的蒸汽拖拉机,加了其他零件就变成铲土机、推土机……不过现在也是靠工师手上的本事才能做,先做出来的同样给我们用了,等过两年能量产才会正式销售。”
他吐出口气,葛工师的意思仿佛还很嫌弃,他却差点保持不了冷静。过两年就能随便买了?齐国到处都能用上?
不是他一心想着战争,他只是下意识的想到,如果他带兵的时候,只要地型合适,齐军开着推土机往秦军阵型中撞,他该如何应敌?
如果他守城不出,齐军开着铲土车去铲他的城墙,他又该怎么办?
这仗没法打了,真的没法打了,除了退入山林之中,简直没有别的办法。
------------------------------------
居庸县。
许山在蓟县待得时间比同为居庸县老乡的赵昌更久。他学的是种菇的手艺,几种食用菌学下来,不提师父给他的书,他自己的笔记就记了三本。原先识字不多的许山,就在这学习过程中完全掌握了读写技能。
回家时幸好县里也有车送,不然一向俭省的他,也必须花钱雇车,才能把书都带回去。
今年许多人都在麦收后种上了玉米,他回家时最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田间地头的人便少了,也有闲心休息张望。就有人瞧见他坐着牛车回来,哦哟哦哟的叫着挥手,许山也挥了挥手,嗯嗯地应着别人的招呼。
许山家穷,但人丁多。
他父亲那辈有兄弟三个,姊妹三个。三个姑母嫁出去了来往不多,而他这一辈光是男娃就有五个,虽然无地精穷,兄弟们都老实木讷,但也什么人敢欺负他家。
所以他家的问题其实就一个字:穷。
原本男丁多,给人庸耕也算能活,奈何穷人生不起病,先是许山的仲父一场病去了,其妻更是生娃时就大出血走了好些年,丢下两儿一女成了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