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说这个,他岔开话题,道:“我托沛公问了齐王,是否愿意结亲,他却让我再问一问你。阿若,你是什么心意,与为父说明白吧。”
张泽若一刹时脸色涨红,又褪得煞白,说话都结巴了:“阿父,阿父……女儿那日不是说过事业未成不想嫁人,你……你这样与大王说了,我要怎么回去共事!”
一时间泪水汪在眼中,她委屈难过得快要哭出来了,觉得自己的前途都断了。
张良这才知道自己真的是会错意了,递了帕子给她,叹道:“那日只当你害羞,不想倒是伯南更明白你的心意。”他心里反而越发觉得齐王才是女儿的良配,只是不需要自己多事,“不用担心,我看伯南是明白的,不然也不会拒绝,又让我再来问你。他知道你想要什么。”
“真的?”张泽若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患得患失地自言自语,“大王不会以为我想嫁给他才进入军中吗?”自己又咬住了下唇,“不会的,大王愿意给我机会,听我出谋划策,不会这样想的。”
可是经过父亲这么一搅和,就算大王不介意,她得多尴尬啊。张泽若拭去了泪,在父亲的注视下,神色渐渐坚定起来:“阿父,你没跟我提过这事,好不好?”
张良略一想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失笑道:“好,这回是为父错了,也让为父替你遮一遮。”
他也不拖延,即刻写信让人送到韩信营中,只说是自己见女儿投身军营,忧心她的亲事才有此念,女儿尚不知情,既然不成,恳请韩信不要在女儿面前提起,免得女孩儿面薄,羞不能抑。又请韩信费心,平时照应一二。
张泽若这才放心,于是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务必要在韩信面前保持镇定,仿佛当真不知道父亲提过亲一样。
待她假满,回归齐军前,张泽若才与父亲拜别,又被张良叫住。张良看着已经长成的女儿,心生感慨万千,一边到底还是可惜这样出色的孩子只是女儿,一边又仍是为她骄傲,竟许久没有开口,直到女儿催促,才淡淡笑道:“你既已出仕,为父应该为你起字,这才好与人交往。”说着,张良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上面是他给女儿起的字。
张泽若按住心中喜悦,双手接过低头看去,轻声念了出来:“文兰。阿父,我回去告知同僚与大王,以后可以字相称,我有阿父所赐之字了。”
第106章 戚氏献女惹人厌
张泽若为自己的婚事烦恼之时, 韩信也遇到了一件小小的尴尬事。
张良送了信去后不久,看女儿日日苦练演技,好笑之余也觉得自己未免有点对不住女儿, 没等韩信回信送来便决定亲自去一趟, 叮嘱韩信也不要在女儿面前说破此事。
之前他一直不去韩信军中相见主要是避嫌, 现在蒯彻与韩武在咸阳城中也差不多跟项梁谈完了, 两家将天下划分,共同分封诸侯,只差个别郡县还在掰扯。
张良现在去见韩信, 也就没什么妨碍了。
韩信待他还是亲近,但张良敏锐地觉出了些不对。
以前一口一个张先生, 在我面前不时还有点孩子气, 怎么一年多没见,态度都变了?
尤其是刚见面时,张良心说,莫当我年纪大了耳朵不好,我听得可是真切, 齐王分明差点叫了我的字!坐下说话时也变了, 老成了许多, 好像将我当作同辈人一般。
怎么回事,提了一回亲, 反而把辈份提矮了?
他与韩信相熟, 思忖一阵, 不想留个疙瘩, 就要将婚事的事情直接相嘱:“大王……”才开口便被韩信打断:“张先生, 你我相熟,私下饮酒不必拘礼, 仍唤我名字便好。”
张良便换了称呼,仍叫他伯南:“那日托沛公问话实是我自作主张,先前也曾问过小女,她言道不愿嫁人,但愿如男子般立业,我却只当女儿家羞涩。沛公回转后我已写信,但想来想去,还是亲自走一趟为好。伯南以后见了小女,可千万莫提此事。”
韩信也松了口气,要是张泽若知道提亲的事,再见面他也会尴尬的,这样最好。
“我定不会说。子……张先生好久也不来相见,今日为了张参谋才走这趟,这酒是一定要罚的,请!”
又想以字称我!张良越发觉得奇怪起来,只是闲聊一阵也没问出结果。倒是也来营中的韩武快人快语:“阿兄你最近有点奇怪。”
“有什么奇怪。”韩信知道自己有了变化,但不想多说,韩武却不能会意,大声道:“以前阿兄就是阿兄,现在阿兄比阿父还像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