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齐国别的地方不论,军中不知何时渐渐改了习惯, 一日竟要用三餐。
粮食仍说不上多么充足, 至少不足以大批量养殖牲畜和家禽——也是怕瘟病。就地采购, 只能保障少数中高层隔三岔五吃顿好的。全军供应, 当地百姓连夜养鸡养猪都来不及。
所以军中说不上吃得多好, 但无论如何,三餐足食还有足够的盐菜下饭, 已经足以让齐国的军队保持着极为高昂的士气。
这个点,正是差不多该开饭了。白芜君也不是没眼色的人,见张泽若岔开话题,也只得咽下疑问,两人一起去吃饭。
没错,他们这些小参谋虽然工作的地方离大王很近,职位却不高,吃饭也没人送。好在田乐阳早就说过待遇,两人还为此悄悄在家练习过自理能力。而且还是吃的小灶,也能见荤腥,不至于食难下咽。尤其是铁锅炒菜,虽说油带腥味,但炒出来的蔬菜比煮出来的爽口多了,再夹杂些肉丝,也算是一道能入口的菜肴。
张泽若现在能吃一碗饭,比她过去的食量略多,虽说她也不做什么体力活,但仍是比在家时活动得多,又没有走远,不曾有水土不服的毛病,天天没到饭点就饿。不知不觉,她已经比在家时略略胖了一点。
今天的荤菜是红烧肉,一人能分到四块,她吃了三块,留了一块,白芜君也是一样。凑了两块肉,汤汁也倒在干净的碗里,又将碗放入带来的食盒,两人提着食盒,说笑着出府,去了医护们所住的地方。
鲁泥也正吃饭呢,一见她俩眼睛就亮了。白芜君抿嘴笑,将那碗肉端出来,鲁泥小小地欢呼一声,连汤汁一块倒进自己碗里,大口吃了起来。
还有两个女孩儿与她同坐,两人分了一块肉,又分了香喷喷的汤汁,和鲁泥一样吃相不雅,却叫张泽若看得只觉自己又饿了起来。
陶扁和林顺是鲁泥结交的好朋友,一个是东海郡人,一起学医时就认识了,另一个却是从琅琊郡来的,到了军中才相识,现在天天一块吃饭,与张泽若二人也相熟了。
几个人也不讲究食不语,饭吃了一半肚子不饿了,吃饭的动作便慢下来开始聊天。鲁泥遗憾地道:“昨天你们没来,昨天我们吃鸡了。”
白芜君浅笑:“我们前几天也吃了鸡。我们吃得总归比你们强,你就别操心了。”
她们吃的是红烧鸡块,虽然有人分得肉多,有人分得骨头多,但都能分到几块。鲁泥她们这些护士比小卒的待遇高,但不如她们,昨天吃的是鸡汤,人人能喝到一碗,尝到点鸡的味道罢了。
如今还没开战,她们这些护士也没事做,只接治了几个扭伤跌伤和受凉风寒的士卒,日常除了继续学习之外很是悠闲。鲁泥吃完饭也没急着去收拾,而是向张泽若求教。
她们现在一边继续学着字,一边继续学医。除了简单的伤情处置之外,也让她们读医书。这就有点难为人了,好在也不强求,但鲁泥已经从几次提拔中模糊地意识到点什么——学得好,会有不一样的前途,能赚更多粮食。
所以她学得很认真,书上看不懂的句子就找张泽若和白芜君问。陶扁和林顺却没这个自觉,学了几天学不会便放弃了,此时见鲁泥又用功起来,陶扁先坐不住了,打了个招呼就和林顺去洗碗筷,回去休息。
鲁泥不由叹了口气:“我跟她们说学好了肯定能拿更多粮食,她们都不信我。”
张泽若并不奇怪,听鲁泥的抱怨不由失笑:“她们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像你学得这么累,又没有看得见的好处,她们觉得不值罢了。”
这些女孩子都是从小吃不饱干着活长大的,已经算是比较聪明的了,至少之前识字算数都过了关。但再进一步学习真的很累,是一种跟体力活不一样,但对她们来说可能反而更累的体验。她们也不是不信鲁泥的猜测,只是现在确实已经很好了,可以安稳的过一辈子,给自己攒好大一笔嫁妆。
原本激励着她们死啃书本的动力消失了,她们就不想学了。
鲁泥了然地点了点头,也能理解:“也是,一年四十石粮,还不是谷,是稻米和小麦呢,也是够了。”
说到这个她嘴都咧开了,她原以为是只能拿谷,没想到真的是跟官吏一样领米。她们现在做的活又不累,不会像干农活那样肚子像个无底洞,肯定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