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拿到了《可控核聚变(二)》。
谁不盼着快点拿到三,乃至后面的内容呢。
韩信并不知道这一场在他看来只是有些斩获,算不得什么胜利的战争,给那些时空彼端的人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又于公于私两方面激发了他们多大的工作热情。
他只是利用准确的地图,以及秦军遗留的威势,与东胡联合算是小嬴了一场。不过韩信也没放在心上,燕国虽然不缺马,但真要与匈奴大战,现在的马还不够损耗的。更不要说后勤粮草压力了。所以他只派钟离眜率五千人佯攻单于庭,除了自带的粮草,还靠路上劫掠匈奴部落补充。人要再多,就不得不派出倍于出兵数目的步军在后押送补充粮草箭矢。以现在的国力,他耗不起。
尤其是打完了,草原大漠仍然是匈奴人的天下,也没有人口可以迁移过去。若不是还能劫些牲畜回来,这仗打得十分不划算。
当然,打也是得打的。这次东胡吃了亏,东胡王已经不敢轻视冒顿了。有东胡在这里牵绊,冒顿要一统草原就得多费点力气,总要顾忌有东胡从后添乱。
不过韩信也看出来了,东胡就是添添乱的本事,还得让燕地边军看顾着,时时夹击,不然下一回这个东胡盟友说不得就要让匈奴给灭了。
稍稍休整,他留下卫满守燕地,率钟离昧等人回到临淄。
林芦已经对儿子又打代郡的事感觉麻木了,问都没多问两句,只担心他在北方冻着,又向他抱怨韩川:“你阿父先前说女子也要出来做事,叫我做个样子给人看。现在来信又叫我多歇一歇,你说可有这样的道理?”
韩信低头忍笑,对着母亲还是一脸正色:“是,阿父不讲道理,但阿父也是担心阿母你身体。”
“医官说我好得很,不过生双胎时吃力了点,你阿父总担心我受了累。”林芦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几分甜蜜,轻轻拍着身侧的两个睡得正香的小儿子,“生了阿武之后,这么多年没动静,我还以为不会有了。这次本以为会给你们添个妹妹,不想还是两个小子。”
韩信也有点遗憾,他有了个弟弟,还没有过妹妹,要是有这么小的妹妹,他几乎可以当女儿一样养了。妹妹多可爱啊。
林芦却还有话犹豫要不要跟儿子说。其实她还没回信,就是在犹豫要不要劝说韩川在后宫添人。不是她想让出丈夫,而是她与良人分隔两地,并且明显还会分隔很久。以前她其实就在信里提过这件事,但韩川只与她说,他信奉天书教导的学问和道理,不会纳妾。
现在还多了一重烦恼,许多人向她暗示,她一家不是齐人,在齐国为王根基不足,最好能纳一些齐国贵女,有婚姻关系,才能让人安心啊。
林芦也是读过天书的,知道书中推崇的是什么,对良人又是感念又是不安。如今长子回来了,她再忍不住,也不顾事涉后宫,遣退左右后,便将旁人的暗示和好意的劝告说与韩信,忧愁道:“韩氏人丁本就稀少,淮阴族人星散,就只剩我们一家。你阿父将族人找来一些,关系也远得很。在齐国,我们一家当真势单力薄。阿信,你阿父不愿意纳人,你和阿武呢?这次你回来,要不要见一些临淄的大户女?”
韩信立刻摇头。也没什么特别原因,但他现在并不想成亲,更不想娶那些大户女。
看母亲还在发愁,韩信坐到了母亲身边,握着她的手笑道:“阿母不必担忧。阿父尽得民心,何愁在齐地不稳。若是有人作乱,还有我在。”
林芦想想儿子的战绩,不由吁出口气,焦虑的情绪平复了许多。
韩武不久也从燕地返回。此时陈胜已经身死,章邯率秦军主力在魏地作战。项梁夺了彭城之后,找来熊心立为楚王。刘邦虽然不需要借项氏之力夺丰邑,但比起项氏仍是不足,所以还是托于项氏之下,尊熊心为王,仍是与前世一样,与项羽在魏地攻伐。
有时候吧,就算后知一百年,对当前局势也没有更好的破局之法。让刘邦这会儿就摆脱项氏,独自去抗章邯的秦军,那当然是不可能的。章邯的用兵之能在他之上,至少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在他之上,况且他现在兵力不足,拿头去打啊。
直接跟项氏翻脸,更是失心疯才会这么干。尽管当皇帝之后不乐意听韩信说他可带十万兵,但回到此世此时,刘邦非常痛快地承认,他就是有了经验,也打不过章邯所率的秦军,更打不过项氏所率的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