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春日(3)

嘉图不解,俩人?

“你桂姨是急脾气,火气上来就开干。一边是父母兄妹,一边是枕边人,蒋数他爸两头夹着也委屈。”李妈细嚼慢咽,不慌不忙说道,“这下财产一分两清,蒋数现在也能自食其力,互相找不上都落得清静,不挺好。”

“这么多年了,何苦等到现在。”

李妈听罢叹口气,“过了大半辈子了,哪儿那么容易。”

嘉图低语一句,“还是不结婚的好。”

“婚可以不结,但朋友你得交啊。”

嘉图当然知道母亲口中的“交朋友”为何意,却故意打岔,“我又不是没朋友。”

“呵,就你那俩狐朋狗友。我看你们仨能捆着玩到什么时候。”

“仨人一起过?”嘉图逗她,“妈,您思维挺潮啊。”

“吃完收拾桌子。”李妈瞪她一眼,随即起身,“我排练去了,下个月演出呢。”

“这回哪儿?”

“敬老院!”

嘉图笑着将母亲送出门,快六十的人,她总好像要用尽全力去展现那么一种劲头——要旺盛而充盈地活着。

真让人又妒又爱啊。

没留下剩菜,一锅粥分量亦做得刚刚好,李女士在生活起居方方面面都展示着性格里的精细与严谨。嘉图忽而想起高考那年报志愿,她属于超长发挥,但也只比平日好那么一点点,拿着略感烫手的分数有些不知所措。后来是父母替她做了决定,后来被心仪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录取,再到很后来她才从父亲口中得知,这是母亲熬了两个大夜去钻研报考指南、几乎查遍网上所有信息、经过多方打探数次比对得出的最优结果。

运气,仔细想想那何尝不是命运赠与有心人的礼物。

嘉图很幸运,即便,即便也有过撕心裂肺嚎啕老天爷你算个什么东西的时候。

刷碗的功夫手机再次进来消息,狐朋狗友小群里蒋数发来一条——别打电话了,我开车呢。出来喝点儿吧,半小时后你们小区门口见。

静伊回个“爸爸等你”的表情包,嘉图快速冲掉餐具上的洗洁剂泡沫,关闭水龙头擦干手,琢磨一下敲去一行字——天塌不下来,一会儿见。

静伊发来私信——咱俩早点?

像是长久以来的习惯,一个人遇到难题,另外两个总要提前通个气。

嘉图回复——等我五分钟下楼。

整理完厨房,她不由又回味起刚刚母亲的话,“婚可以不结,但朋友得交。”

乍一听朴素,可仔细琢磨倒颇有些深意——

人活一世,莫要被什么困住。可以自处但一定要有好友,可以不相守但一定要有爱情。

真潮,哦不,真通透啊。

第2章 二晚风习习的夜2

很长一段时间,嘉图这个名字是和田静伊、蒋数打包存在的。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原以为过了九年义务教育三人帮岁月就会画上句点——初三暑假蒋家搬离小区,可到底没搬多远,学区制的存在让一切有了命中注定的味道——他们仨到高中依然是同学。而今用回忆的视角看,这段缘分着实奇特又美好,可若将时间线拉回到某个当下,不愉快可真三天两夜都讲不完。

比如最初认识静伊时,她是个娇气到连花裙子蹭到彩笔都会哭一鼻子的小公主,而偏偏那只没扣上冒的彩笔的主人是嘉图。蒋数作为正义邻居打抱不平挺身而出,结果就是他与静伊扭打成一团,劝架的嘉图头磕到滑梯上挂了彩,三人哭得鼻涕泡一个比一个大,家长老师责怪也不是,安抚也不对;

再比如嘉图参加小学奥数竞赛拿了奖,莫名其妙变成“别人家的孩子”,而蒋数作为对门邻居首当其冲变成“天天一起写作业怎么差别这么大”的指责对象,友谊小船经不住大浪一个猛子扎进海底,好,你不理我我就不理你——上下学不一起走了,甚至打照面都互视陌生人,隔壁楼的静伊只好今天陪这个明天陪那个,两方好话说尽,用实际行动传达着我立场完全中立但希望你们和好的迫切愿望;

又比如高二那年蒋数早恋,唯恐拉心爱的姑娘下水,于是在教导处吼出一句“田静伊,我就喜欢田静伊怎么着”,顶着天降大锅的静伊百口莫辩,半夜哭着打给嘉图放狠话“我这辈子再理他我就是狗”。纷纷扬扬闹了两周,嘉图万般无奈下只得以身试法,整日勾着蒋数的胳膊表演似的行走校园,闲话变成“女朋友原来另有其人”,终又被高三沉默而规律的倒计时牌压了下去。

这世间哪有不吵不闹的朋友,最亲近的关系也会在某个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情绪击倒,委屈、嫉妒、恼怒,任何一种都是罅隙滋生的温床。然而友情也是一场拉力赛,它一定是经历却又释怀,有你坚持也有我确信,在漫长的跑道上给予真心,彼此扶持,目光朝向一处共赴终点。

上一篇:回到夏天的法则下一篇:三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