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春日(15)

嘉图嘿嘿笑,去厨房盛上一碗粥,乖巧地在餐桌旁坐下,问道,“晚上吃饺子呀?”

“还合您心意?”

“合!严丝合缝,和我心愿匹配度百分百。”嘉图讨好回应。

“你啊,一到周末变本加厉,生物钟完全颠倒。昨晚几点睡的?”

“一点多吧。冯姐门打开都快十一点半了,我又看了个电影。嘻嘻。”

面已和好,李妈搓搓手上粘的残粉,又拍打两下圆乎乎的面团,这才解开围裙,去厨房拿了保鲜膜封住面盆。“我去排练,你出门带钥匙。”

嘉图吸溜吸溜喝着粥,含糊答“知道了。”

母亲洗了手,出门前特意将保温杯在她面前晃晃,“有孝心了啊,这几个梨买的不错。”

嘉图很开心,嘴上却不饶人,“也没给我剩点儿。”

“锅里有!”李妈说笑着出了门。

嘉图吃过饭,倒一杯冰糖雪梨汤,翘着脚开始想怎样回复徐植。

其实也可不回,毕竟与对方连一种确切的关系都无法定义,可有可无的存在。只是昨晚自己带有戏谑的成分提了那个问题,得到的却是一个略显沉重的答案,这让嘉图多少有些不舒服。

戳中人痛处,即便那是无心之举,也理应再做些什么。

说什么好呢?头大。

手机进入来电,嘉图看了眼屏幕,未经犹豫接起,“喂?”

“嘉图姐!”廖一骁活泼洪亮的声音自听筒传来,“你在家吗?下午有事儿吗?来打羽毛球呗。”

“哈?你们缺陪练啊?”

嘉图所供职的《经济瞭望角》网站前身是《经济大观》杂志,杂志早年间属专业门类省级期刊,随着纸质刊物的式微与同类期刊的革新合并,一三年原杂志社的一批人马另起炉灶创办《经济瞭望角》这一资讯类电子平台。也正因如此,公司虽做网站,却未习得互联网行业高压内卷的风气,反倒保留了一些过去杂志人老旧的传统。就比如为迎国庆,他们每年都会举办“职工运动会”。

网站现分金融、地产、汽车、生活、能源等诸多模块,从内部分工来看亦有 IT、运维、招商、运营等平台支撑部门。嘉图所属组别为专栏,是平台下唯一偏理论研究的区块,日常包含将国外前沿论文翻译并以报道的形式登出、以经济学原理做支撑分析某一行业或社会现象、对话业内知名经济学家形成采访大纲、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应用等等。静伊形容她的工作是——一辈子都在写毕业论文。但嘉图并不觉得枯燥,她偶会有这种感觉——与理论打交道多了,对生活里很多事情就会看得很轻。

廖一骁似乎在走路,声音有些喘,“不是。欣姐昨天去爬山把脚扭了,这不快比赛了么,我混双缺个搭档。她说去年你上过场,让我找你问问。”

“那她没跟你说去年我就是输给她了?”

“江湖救急,虾兵蟹将逮到一个算一个呗。”

“行,再见。”嘉图故意要挂断。

“哎别别别,我口不择言,我错了行不行。”廖一骁问,“你在家吧?”

“在。不过我和你们tຊ不是一个部门啊,怎么搭?”

今年嘉图被迫报了一个多人长绳,只因要求这个项目每组必须出人,而专栏模块在公司组织架构上只有她一个人。

“你过十分钟下楼,我来接你。见面再说。”廖一骁不容有疑直接挂断。

现在这些小家伙们,嘉图自顾摇头,是该说他们毛躁还是行动力强?

廖一骁踩辆单车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嘉图顿时乐了,“嘿,我还以为你拿公交车接我呢。”

廖一骁一向禁逗,“我寻思去个球场就不用把我的加长宾利开出来了。”他拍拍后座,“上来吧,哥们技术稳得很。”

“别,我去前边扫个车。”

“哎呀你就上来吧。”廖一骁直接拉过她的胳膊,“没多远,我同学都到了。”

“你同学?”嘉图坐上去,顺手摘下他肩上的球包挎到自己肩上,“还专门找人练习?够重视的。”

“那是,我毕竟头回参加,上来就下去算怎么回事。”廖一骁一蹬脚,“抓稳了啊。”

他起步突然,嘉图又是侧坐,一晃就被甩了下去。男生赶忙停下,回身问,“摔着没?”

“再摔着你连备选都没了。”嘉图不在意地摆摆手,小跑两步改为跨坐上车,拍拍他的后背,“出发!”

廖一骁骑出几米,暗自笑笑,继续与她说话,“我们 IT 不就钱欣姐一位女士么,我问过行政了,他们说混打项目可以找其他人,到时候你就算外援。”

嘉图接话,“那得分算谁的?”

“算我们,但奖品你也有。”

上一篇:回到夏天的法则下一篇:三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