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春日(113)

虽然没有表白,虽然没有实质上的确认,但硬说没有,欺人欺己。

怎么可能没有。

喜欢她,是想结婚,想睁开眼睛就能看见她和小圆,想下雪天接她下班酷暑天给她买最爱吃的酸奶味冰淇淋。嘉图,我的喜欢不是一句表白,不是今天过了不在乎明天,我,我甚至能想到我们或许有一日为人父为人母——

徐植双手盖住眼睛,他听到客厅传来的晚会掌声,听到楼下孩子们的吵闹声,还听到了远处不知何处而来的阵阵炮竹声——

我想过,想过很多次了,和你拥有一个家。

母亲来敲门,徐植扣过电话,说了声“进”。

“工作还没做完?”一盘切好的苹果被摆到桌上,母亲站着,忽然扒了扒他的头发,声音带笑,“还行,没长白头发呢。”

徐植便也乐一下,吃块苹果,“快了。”

母子二人静默几秒,这种断续的聊天像种固守的习惯。小时候父母皆在外地工作,且两人不在一处,有时这个回来,有时那个回来,当然一年中积算下来总会有那么十几天一家三口可以团聚。见面时间不多,徐植要选最重要的事情汇报,比如考试考的还不错,比如学校要组织春游,比如奶奶这几天总说累你们是不是带她去医院看看,聊天中的间断是他思考的空间,给发生过的事情一一做缓重优先级排序,末位淘汰,发现很多都可以不说,那些便就在心里藏下了。可能父母也一样吧,斗转星移,他长大,他们变老,这些年大多是他们主动问起,一问一答,只捡最重要的,翻来覆去却也就那么多,聊天中的空白跟着就变长了。

母亲仍站着,“你爸刚才说,等你安定安定,我们也去海边买个房子养老。”

“行。”徐植又吃一块苹果,“那边空气不干,呆着挺舒服的。”

手机震了一下,接着又一下,他拿起看,公司大群开始抢红包了。

“同事都处熟了吧?”母亲瞄了一眼他手机界面。

“都挺好的。”徐植没有抢,设成静音模式。

“不用给家里转钱,你赚的自己花,我俩有退休金。”母亲像无事可做,又像有意铺垫,扬手理了理他的衣领,“有遇到合适的人吗?自己的事儿也该考虑了。”

是有那么一个人,方方面面合适到不能更合适。

徐植含糊地“嗯”tຊ一声,躲闪般打开电脑,“妈,我回个邮件。”

“哦,那你忙。”母亲见房间暗,将台灯调亮一个档,临出门前忽又唤了声他的名字,“徐植。”

“嗯?”

“谈朋友不用管别的,只要自个儿合心意就好。”没收到肯定答复,她着重问一句,“知道了吧?”

“知道了。”徐植摆手朝母亲笑一下,房门这才被关上。

他扣上电脑屏幕,忽然很想知道嘉图现在在做什么。

“妈你快看,紫色的。”嘉图站在阳台边,一边举着手机拍烟花一边招呼人,“妈,妈,快过来。”

“来了来了。”李妈目不离屏,眼疾手快戳一下,喜笑颜开,“你孙姨一看这几天打牌就赢不少,包发的都比别人大。”

显然,舞蹈队小群斗红包正酣。

“您别光抢啊,也做点儿贡献。”嘉图给母亲发去一笔转账,又拿过她手机点击接受,迅速操作完递回去,“小钱儿,拿着玩儿。”

“呵,看我姑娘这大孝心。”李妈在群里发一个,抬头看窗外,笑眯眯的模样,“真好看啊。”

“刚才有个紫色带白边的。”嘉图向她描述,“天女散花,美得不像凡尘。”

“还拽上词儿了,跟你爸一样。”李妈面向窗外说出这句,嘉图去看她,却只见一张笑脸,皱纹如石子打在小河里泛起的水波,涟漪荡漾起温柔。

嘉图转回头,对准烟花连按快门。

“又一年,真快啊。”李妈感叹,口吻和表情都是淡淡的,“你小时候我们带你去奶奶家过年,那年你也就一两岁,你爸怕路远骑自行车把你冻着,特意跟他们学院一个老师借了摩托。路上不知道谁家门口突然放鞭炮,你吓得大哭,你爸呢,新拿的驾驶证,你一哭把他吓一跳,奔着路边柴火垛就扎进去了。”

嘉图对此全无印象,目光晶亮亮地问母亲,“受伤了吗?”

“没。农村路边的柴火垛,都是人家堆的玉米秸秆什么的。”李妈继续说着,“但我生气啊。我越训你爸你越哭,关键你爸哄你哄什么,哄的全是春联,什么爆竹声声辞旧岁,气不气人。我还担心给人家摩托车撞坏,那时候摩托可不便宜。你爸倒好,跟我讲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说得有耗损有新的消费,才能创造生产动力。”

上一篇:回到夏天的法则下一篇:三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