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昀低头想了想,说:“一辈子老实善良的人,爆发的时候往往出奇的残忍,这说明不了什么。”陈小敏低下头,显然不太服。
庄昀又问:“西门外是什么地方?”
“西门外是条路,然后有一个公交车站,就叫汉阳西门站。”
“公交站?”
庄昀和强子对视一眼,转身朝着公交站去。拉开铁门时,合页仿佛不堪重负,发出沉重的吱嘎声。出门横着一条南北向的柏油路,路面坑洼,四处积水。路对面是一大片菜畦,灰绿一片,毫无生气。再远,能看见烟灰色的天,正在沉入昏暗。
公交站牌还是一座水泥碑,厚实,些许斑驳。站牌上用红笔写着 338,牌子底下聚了一汪泥潭。此刻路上静静地,没人,只有淅沥沥的雨声。
“从这儿回市里,一般是坐公交?”
“是,我们这儿太偏,人也少,出租车没有来这儿趴活儿的。”
“公车回市里要多久?”
“这一趟就直接回市里了,不到一小时。”
“你们下班回市里,是从这里坐车么?”
“一般不是,我们厂有两趟班车,下班时间大家都坐班车。”
“非下班时间,是不是就没班车了?”
陈小敏点点头。庄昀思索着,三点之后离开,到家差不多是四点。再算上走回家的路程,时间能合得上。如果张晓彬真的出了西门,他是不是好人,就难说得很了。
天迅速地黑了,仿佛墨迹染在天上,又随着雨水淌下来,染在不远处的菜畦上,还有四周一个个人身上。一切都黑了下来。路灯和宿舍的窗户却亮了,冷暖光都有,在雨里显得迷离。强子回头看着雨中的万家灯火,说:“咱回吧。”
庄昀点了点头。
连着几场雨,把夏天的热气浇没了。明明是七月半的天,冷得像入了秋。老人家都说这天气怪,怕是要出大事。和干燥的省城不一样,江城的冷是湿冷,扒在皮肤上往骨头里渗。三人驱车来到一家城东的羊汤馆,吃点热乎的。
江城东关是回民区,东关镇街走到头,有一家漂亮的圆顶清真寺。四周很多回民馆子,一到冬天人山人海。论吃牛羊肉,还得是贵教清真的朋友。
这家羊汤馆的老板叫老嘎,店名直白,就叫老嘎家羊汤。他家的羊汤浓白,肉苏而不膻,配上祖传的羊油辣子,堪称江城一绝。
强子对吃不太讲究,常年蹲守,胃已不大灵。刘贺年轻,又是个男的,吃饱之前,所有入口的东西都是一个味。庄昀很纳闷,这爷俩是怎么发掘出这些好吃又便宜的馆子的。
“嘿嘿,这事你得问老潘。”强子说。
庄昀恍然,看来这些都是潘万年留下的无形资产。
潘万年爱吃,常带着强子一起吃。强子习惯了这些店,又带刘贺,现在带庄昀,也算是传帮带。强子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理解潘万年,直到他三十五岁以后,才慢慢明白了。也是潘队自己说的,一天到晚,就等着这一口的滋味。
刑警这行不容易,其实每一行都不容易,只是说,刑警这行成天与罪犯交手,特别容易心累,麻木。头几年可能不觉得,伸张正义,保护人民。一句“不许动”,多威风!可五年后呢,十年后呢,慢慢地就知道了,坏人永远抓不完的。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有一帮舍生忘死的刑警就变得更好。不变得更糟,就谢天谢地了。
认识到这一点,希望就开始破灭了。没日没夜的熬,糟蹋坏了的胃,始终亏欠的家人就开始从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来。他们会质问,这样的坚持,这样的付出真的有意义么?
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刑警就是那些一直蹲守在深渊入口的人。职责所在,他们眼睛都没挪开过。所以潘万年总是在下班收队之后,去吃一点好的。没事的时候,也总是喜欢去开发新的馆子,特别的食物。不见得多贵,但要顺口暖胃,酸甜苦辣,滋味鲜活。民以食为天,没什么意义能大过这一口饭。那是他一点卑微的寄托。强子不指望庄昀和刘贺现在就能明白,这和聪明与否无关,只关乎年龄。
一个转念,他又想起了张晓彬。这个好脾气的男人到底会不会是杀他妻子的凶手呢?他的理智告诉他,可以是,那样就能结案,他就能顺理成章地当他的大队长。但感情上,他希望不是,没为什么,就是不想看到这种惨剧。
强子的胃快要冷得揪成一团,他无比渴望一碗热乎的羊汤。
第41章 张晓彬
羊汤端了上来,老嘎认识强子,笑呵呵地打招呼。三人顾不上别的,一口热汤喝进胃里,都觉得鲜,身上开始发热。加了辣子,滋味更绝,头上沁出汗来。这时再垫上一口烤饼,酥香绵软,咀嚼感让嘴里胃里都满足。三人都安静下来,只有吃喝吞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