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之死(21)

强子点上根烟,心里五味杂陈。闯空门的不是凶手,他没看出来;死者被下了迷药,他也没有;现场是布置的,他连想都没想过;将近一周,他带领着专案组直接落入了凶手布置的迷阵里,晕头转向。一阵无力感袭来,这都是他的责任。

刘贺突然皱了眉,脸色白了白。他看向庄昀说:“如果……如果这个现场是布置的话……那是不是说明,这是一场……”话他没说尽,但意思清楚。

庄昀点了头:“没错,这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

谋杀,这个词让大家不再说话,刚刚吃进去的面仿佛突然没了温度,沉甸甸的搁在胃里。小面馆外雨还是不停,和广播一起,扰得人心乱。

齐大民看见了强子的表情,人上了年岁,总是在这些地方多一点经验。他笑了起来,问:“小庄,我老齐倚老卖老啦。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是怎么思考这个案子的?早上分配任务那会儿,你只看了一遍案卷,就算你发现了闯空门的贼不是凶手,可现场一片混乱,死者是被勒死,又被剖腹,这再怎么想也和中毒无关。所ᴊsɢ以我们一开始根本没往熟人啊,药检啊,这种事上想。你是怎么想到,要去进行毒理检测呢?又是怎么猜到是熟人作案呢?”

正问着,两碗面又端了上来。

庄昀夹起一筷子面,想了想,说:“想起来不难,解释起来却不太容易。”口舌上的事,她好像总要费些劲儿,典型的脑子比嘴快。

“你们要不然先说说,当时的调查方向是怎样的?我再想想怎么说。”

齐大民拌着面,闻言一笑,说:“方向还不都是廖队定的。”

强子本来沮丧,此时老脸一红,骂了句脏话。大家都笑出来。

“妈的,老齐,就你敢拿我开涮。”

“聊聊嘛,自家兄弟,错了对了,怕什么的。”齐大民笑着说,“我们又不是美国大片,个人英雄单打独斗。咱们社会主义讲究的就是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一个人再聪明也有料不到的时候。我不是跟你吹,早些年有好几个案子,潘队都是按我的思路办的。”

强子又骂了一句,心里舒服了些,于是咂了最后一口烟,把烟头捻灭,又喝了口面汤:“行,那我就献献丑。”

“我是这样想的。张晓彬说最近一段时间李亚茹精神不济,下午总是睡着,一睡就是两三个小时,叫都叫不醒。结合现场看,她的死亡位置距离沙发很近,这是其一。其二,李亚茹脖颈上勒痕,并不完全是左右对称,一侧多了些细微的擦伤。我就判断,这些痕迹应该是她在剧烈挣扎时候留下的。最后,客厅里的落地灯、茶几、遥控器还有零食,距离李亚茹睡觉的位置很近。唯独鱼缸是在客厅的另一边,所以我很自然的想到这样一幅情景。

“凶手敲门时,李亚茹还处在睡梦中。等他进了门才发现李亚茹躺在客厅,惊慌之下,他想要退出门去。可他不小心碰倒了鱼缸。李亚茹被凶手的动静惊醒了,很可能看到了他的脸。凶手只能趁着李亚茹行动不便,动手勒死她。在勒死她的过程里,李亚茹奋力挣扎,踢翻了茶几等物。综合以上所有信息,我推测,凶手应该是一个闯空门的陌生人。”

“听着没错。”趁着几句话的功夫,庄昀吃掉了最后一口面,小口小口呷着面汤。喝了几口,她忽然抬起头来。

“可你刚刚的设想里,漏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什么?”

“声音。”庄昀笃定地说。

第13章 内鬼

“声音?”强子瞪大了眼。

“对,声音是你漏掉的最关键的信息。202 的老太太,她的证词你还记得么?她说,那天她没听到任何古怪的声音。”

“这能说明什么?”刘贺抢先问了强子的问题。

“楼里的隔音问题,我已经阐述过了。老太太的耳朵也算灵便,如果四楼打翻了鱼缸、茶几、落地灯,这么多东西,她怎么可能一点动静也听不到呢?就算隔了两层楼,鱼缸、落地灯这些东西,她听不真切,但茶几如此巨大的东西翻倒,怎么都该听到一些响动吧。可她没有,这是我发现的第一个疑点。

“顺着这个疑点往下想。结合客厅的方位,我们可以看见,李亚茹躺的沙发,在门的远端。如果是因为凶手打碎了鱼缸而吵醒了李亚茹,那么当时他俩至少隔着一个客厅对角线的距离。

“就算是李亚茹行动不便,而凶手身手敏捷。就算凶手能在她起身之前,就将绳子勒在她的脖子上。可看到凶手的那一刻,李亚茹难道连尖叫呼救都不能么?眼见着凶手拿着绳子,越过客厅朝她奔来,一个人难道连尖叫的本能都丧失了么?这不太应该。可如果她尖叫呼救了,为什么楼下的老太太没听到任何声响。这是第二个疑点。”

上一篇:但凭飞渡下一篇:回到夏天的法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