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新开的早餐店时,李佳佳被眼前崭新干净的店铺吸引住了。
这条街有卖大肉包的,有卖小笼包的,有卖生煎包,但还没有卖水煎包的。
水煎包比生煎大,身体胖乎乎的,面皮被油脂浸润,底部薄脆连成一体,金黄酥脆,薄如蝉翼,她都多久没吃过了?
开锅的热气之中,馄饨汤的香味适时地飘出来,浓郁诱人,是骨头熬的吧?公司楼下自助早餐店的馄饨汤都是拿调料包现冲的,一股味精加胡椒粉的方便面味。
虽然只有简单两样,但看上去居然比想去的那家自助早餐店还要诱人,再加上店面无比干净,里面做事的小姐姐看起来赏心悦目,李佳佳立刻改变了心意,决定改在这家吃。
她要了四个水煎包,一碗馄饨,一杯豆浆,时间还早,就坐在店里吃。
水煎包和馄饨都好实在,皮薄陷多,肉质饱满,一口下去爆汁,配上香气逼人的骨汤,简直绝了。
就连豆浆也一口喝得出来是现磨的,不像公司楼下的早餐店和便利店,是拿豆浆粉冲泡的,浓稠度全凭店员心情,有时候稀得就跟和糖水一样。
一杯不够,她又要了一杯,反正才一块钱,便利店里可是要四块五呢。
“新店做活动,一九块九可以一年份豆浆任喝。”苏星落指了指墙上的手绘海报。
十九块九也才公司楼下自助早餐店一顿的价钱而已。
李佳佳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付款,然后连要了三杯,
吃饱喝足,她把拍好的早餐照片发到社交网站上:【我爱碳水,我爱吃肉,猜我今天吃的哪家店?】。
八点半,公园晨练完的朱大爷带着他一同晨练的朋友们过来吃早饭。
苏星落履行承诺,每人多送了一个水煎包,一杯豆浆。
七八个大爷大娘吃起来赞口不绝,他们跟曹月华也很聊得来,不仅互换了联系方式,还争着要帮她女儿介绍对象。
第一天开业,准备的食材不算多,说是十三点结束营业,十一点不到,东西就卖得差不多了。
老城区潮汐通勤,早上人口像潮水一样涌出去,中午留下来的老人也都习惯在家里做着吃,估摸着没什么生意,曹月华就开始收拾东西,打扫店面。
苏星落头天买了辆三轮车,这时候架了口小锅,边上固定了个小煤气罐,再放上些调味料和一次性餐具,就是个流动小摊了。
“我去前面那小学摆摊去。”她从冰箱里拿出前一天准备的米饭,这时候饭里的水汽已经蒸干了,用木铲拨弄了几下,粒粒分明。
前一天她还买了些豆角,卷心菜,洗净切好封在坛子里,一个月后,就可以吃酸菜炒饭了。
曹月华又是心疼女儿怕她吃苦,又是奇怪她怎么什么都会。
不管是帮她揉面还是剁馅,那手下的力道跟打了几十年拳击似的,小腿粗的筒子骨一刀下去剁成两半,手腕子都不带抖一下的,这还是那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吗?
昨天饭蒸好,她就立刻炒出两碗来试味。
和以前在家里做的,完全不一样。
“你这是哪学的?”她怀疑女儿不是在市里上了四年舞蹈学院,是上了四年蓝翔技校。
“都是社会的历练教我的,麻麻。”
这话说得没错,她穿越那么多个地方,经历过的社会历练可多了,什么都要学一点,不论是原始社会还是星际废墟,吃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当一个穿越者,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吃饱肚子的本领。
她资质聪颖,很快拥有了极强的适应性,在这之后的数万年里,当然也很快学会了怎么把东西做得符合自己胃口。
蛋炒饭这么普通的食物,又简单又好吃,她做过上千次,跟人吵架时都可以说“我打过的鸡蛋比你吃过的盐还多”了,怎么会做不好呢?
四五个路口外有一间小学,一个十字路口之隔还有一个高中,她把车停在了两所学校之间的路口拐角处。
现在的学校应该都有食堂了,她估摸不准人数,第一天只准备了十五到二十碗的米饭量。
十二点下课铃声一响,陆续有学生出来,读高三的张伟和他三个好哥们不好吃食堂,总爱一起出来觅食。
看到苏星落的摊子,张伟脚步停下来,“好久没吃蛋炒饭了。”
摊主正在炒上一个人的饭,小葱被油爆发出来的焦香飘散开来,又往里撒了些花生碎,被盐和热油一激,那香气馋得张伟咽了一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