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因噎废食似乎不太恰当,但是心态上却是如出一辙。
刘茂秀看她发呆,忍不住问:“怎么样,有没有改变主意?”
“没有,”邱静岁毫不留情地浇灭了她眼中的小火苗,重新用被子蒙住头脸,声音细不可闻,“我要好好想想,再好好想想……”
第84章
天还昏沉着, 邱静岁便听见外间有丫鬟行动的声音,她睁开酸涩发胀的双眼,几乎一夜没睡着。她动了一动, 身边的刘茂秀也跟着坐起身来,两个黑眼圈非常明显, 一看便知同样没睡好。
“怎么样, 你想好了没?”刘茂秀迫不及待地把她摇起来问。
“你说的固然有理,但是世上从来都是安王多, 惠阳帝少, 你是能保证自己识人清明还是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不变呢?”邱静岁道。
其实如果没有国运那档子事儿,邱静岁作为一个思想开放的现代人,面对一个自己确实中意的人,冒一冒险也不是不行, 至少被休或者和离的舆论后果是完全承受得起的,但是世事就是如此无常,没有办法。经过她一夜的思考,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情, 这一方面说明她没有那么恋爱脑, 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自己对陆司怀还是有保留的,没有交付完全的信任和爱恋。
“你……”刘茂秀着急地想说什么, 丫鬟听见里面的动静, 就问是不是要起身。
两人止住话头,各自梳洗起来, 去正堂围观了一会儿新妇敬茶, 然后便是帮着外公一家收拾东西, 送他们回家。
临去前,唐氏特意把邱静岁叫到身前, 当着刘氏的面说:“你姥爷说那件事你不必担心,城里大官们跟国泰公主身边的大侍女打通了关系,她收了不少好处,会尽心替他们遮掩的。”
刘氏担忧地说:“这……终究是个隐患。”
“他们说以后年年如此,成了例就好了,毕竟是个公主,闹也没什么,你们就别担心了。”唐氏笑着说,“早点让我抱上重外孙是正事。”
邱静岁问:“那大侍女叫什么您晓得吗?”
唐氏思索着慢慢道:“好像是叫什么柳的,我也浑忘了。”
“好,那您和外公路上慢走,千万保重。”邱静岁叮嘱。
送走了外公家一行人,邱静岁回屋子看着刘茂秀走了之后空荡荡的房间,颇觉冷清,便寻思出去找找宁川郡主谈谈。
但是去了正堂和邱禹白的院子,都没有宁川郡主的身影,周王府陪嫁过来的丫鬟说宁川郡主去参厨了,邱静岁去后厨一看,她正在给厨子红封。
邱静岁静静等她处理完,等她迈出门来,才迎上来,说:“郡主,来我们家过得还习惯吗?”
宁川郡主脸上笑的淡淡的,说道:“没什么不习惯的,爹娘都很好,同在家没有什么区别,你也别生疏了,叫名字就行。”
“嫂子,”邱静岁笑道,“父亲母亲都是宽厚的人,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了。想来也是神奇,没想到我们有这样的缘分,我家不如王府条件好,你有什么不习惯的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可以和我说。”
“妹妹太客气了,周王府虽然大,不过是空架子,没落了许久,院子空大,倒不如这里好。”宁川郡主道。
“嫂子太谦了。”邱静岁恭维了一句,想试探试探又不知从何开口,两人寒暄着走出去,邱静岁打起了退堂鼓。
她的离意可能有点明显,宁川郡主叫住了她:“妹妹,我有件礼物送给你,同我来一趟吧。”
邱静岁不知道是什么礼物,有点好奇地跟着她来到屋子。
宁川郡主叫丫鬟开了箱笼,拿出一柄笛子来。
邱静岁看了不禁有些恍惚。这笛子,还是当初她跟陆司怀去周王府查案时候,自己随意捡来试吹的那一支。
斯人已逝,只剩下这些跟她有关的物件留在世间,想到太川郡主,邱静岁忍不住流露出了哀叹的神色。
“那件事以后,你不是同太川见过一次面么?不知你们说了什么,她回来以后总是心神不守,连门也不怎么出了,总是说些奇怪的话,我还以为是你们话不投机拌了嘴,问起来她却说不是。”宁川看着被邱静岁握在手中的笛子,同样伤感,“她消沉了一阵子才又恢复过来,每天不知道在做什么忙个不停,也经常出门,家里人担心却约束不住,果然出了意外,在宫中不慎落水殒命。”落水?当然是“意外”,否则皇帝如何把自己摘出去呢?
宁川郡主话音一转:“我觉得很奇怪,妹妹的行为是有些反常,但宫中也不应当疏忽至此,可是事关皇宫大内,我家一介外臣,又能如何?如果妹妹知道太川举止异常的原因,请务必告知我,好歹,别让她死的不明不白,我也活的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