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陈家有可能真的是因为天书才被灭门的,而动手的人是公冶家的随从?”邱静岁顺着道。
“说是随从,其实也有来历。这些人都是出自平邑章家,他们家一向出练武奇才,公冶家的老祖宗公冶来曾对章家有再造之恩,于是章家便世世代代挑选家族中最好的苗子送过去充作随从,一辈子效忠公冶家。”
所以,这个随从是一个武功极高,甚至有能力荡平一个江湖世家的人。
在段山讲过往的经历及后来与自己谈话时,邱静岁都注意到陆司怀的脸色阴沉的可怕。认真说起来,虽然他总体上是一个比较高冷的人,但这么压抑的表情,她还是头一次见到。
本以为陆司怀会对这个故事提出问题,但谁知他却问了这样一句话:“你还记不记得船上遇见的那个青竹。”
邱静岁点点头,她眯了眯眼:“您是不是怀疑领他逃脱追霄跟踪的人,是那个章家的高手?”
是啊,追霄也说过,那人的武功很高,几乎与陆司怀不相上下。虽然她不知道陆司怀的武功是个什么水平,但总之不会低就是了。
会武功的人可能有很多,但是武功高强的人,一定屈指可数。
陆司怀肯定了她的猜测:“陈家事了,他却留在蒙山不肯走,或许是目的没有达到。”
目的?邱静岁喃喃道:“天书,他没找到天书?”
这话让段老先生都愣住了。
陆司怀点了点头。
“大人,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邱静岁紧张地问。
第62章
鸡鸣过三遍, 百姜村的村西头,一扇略有些破旧的柴门被推开来。
一个中等身材,身穿褐色粗布的妇人端着一盆水从门中出来。她将洗脸水倒在门前的水沟里, 随便往远处一看,意外看到了平日相熟的几个妯娌婶子正围在不远处。
她脾气本就泼辣, 夹着盆, 边走边笑:“大早晨的,在干什么呢?”
人群中有个表嫂子招呼她:“这姑娘卖的东西比镇上还便宜, 你快来看。”
妇人过去一看才发现, 竟然是个年轻的姑娘正在这里摆摊卖杂货。别的倒还罢了。只是一些碎布头质量又好卖的又便宜,花色也多,叫人一看就忍不住把玩,一把玩就放不下了。
“诶哟, 这可是个啥,花色这么鲜,摸上去这么舒服。”
卖货姑娘笑眯眯地回答道:“是绸缎。”
乡村妇人们见难得有卖得这么便宜的布头,虽然手中拮据, 但是回想起老人孩子衣服上破旧的补丁, 家中大姑娘小媳妇的箱奁,自己洗的发白的手帕子, 终于是狠下心来花钱买了一些布头。
接下来两三天邱静岁都按时过来兜售, 逐渐跟这些人熟悉起来。
第三天,那个泼辣的妇人疑惑地问道:“姑娘, 你是从哪儿进的货, 怎么卖的这么便宜?”
卖货姑娘笑:“我家有亲戚是卖布的, 我就求他把处理布头的生意给了我。不过过一阵我就要回老家了,到时候就不干这个了。”
姑娘喃喃道:“得找个人接替才行。”
这话一出, 立刻有好几个人打听接替的事。
“你们都要照顾家里,哪有空到处跑呢?”姑娘疑惑。
妇人道:“姑娘你不知道,这几年衙门征力役把家里男劳力全给征没了,现在还有啥讲究,只要能挣钱就行。”
卖货姑娘也就是邱静岁点点头,感叹了一番世事无常,便同意把这桩生意介绍给她们中的一个人,但她要抽三分利。
众人虽然积极,但也不好糊弄,尤其是那个泼辣妇人杜氏,特别主动地要跟她去亲戚家的布庄看看。
邱静岁面色如常地带着杜氏等妇人去了县里有名的天华布庄,跟少东家表哥表妹地套了几句。
杜氏等人自然就信了大半了,出来布庄后更是殷勤地凑在她旁边,说什么都想要接这个活。邱静岁却只是表示自己要好好想想接手人选,并说明天还会去村里,众人这才散走。
暗中保护着她的雪薇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抬了抬下巴,示意邱静岁往城门口看。
一顶官轿正晃晃悠悠地被抬入城内,轿周围有大概十几个衙役陪同。
辨认了一会儿官轿上的标识,邱静岁道:“是知府吧。”
带这么几个人,可真是够低调的。
邱静岁给雪薇使了个眼色,雪薇点点头,转身离开。
她戴好幕篱,正要回客栈休息,却被复又回转的一个村妇找了个正着。
这人似乎是杜氏喊表嫂的那位。
她带着笑脸,凑上来说想要接贩卖布头的生意。
邱静岁说自己要考察考察,想找个干练的人接手。
妇人热情地拉着她到路边的茶水摊上坐下:“不是我夸口,我们村,我是数得上的能干,交给我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