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垫着点儿,回家再吃,我前头找人回家跟爸吱了声儿,说你下班要挺晚回来,让他别等我们先吃。”
“好。”苏茵坐在后座,费劲地吃起宵夜,忙了一天当真是饿了,她夹着一块锅包肉伸长手:“你吃一块。”
骑着自行车的顾承安侧了侧身子,伸长脖子够到她手中的筷子,嚼着温热的锅包肉。
到家前,苏茵吃完了一碟锅包肉,这才算哄了哄肚皮。
父亲深夜未睡,见闺女回来忙去厨房热了菜。
“今儿炖了海带猪蹄汤,谁成想你加班了,这会儿喝点再睡吧。”
苏茵闻到厨房中飘出来的阵阵汤鲜味,点了点头。
下午因为加班,一群人在单位食堂吃的饭,不过事情太多,也没心思吃饭,她只浅浅尝了几口便忙工作去了,夜里这顿宵夜自然是必不可少了。
顾承安和苏建强都陪着她再吃了点,汤碗里的猪蹄软烂弹牙,味道极好,海带咸香解腻,更是爽口。
吃了饭,顾承安去洗碗的功夫,苏建强找上闺女,说准备回老家看看。
“快到你奶奶的祭日,正好我也两三年没回去过了,顺便再看看你姨奶奶。”
苏茵也挺想回去,可最近报社事情多任务重,她压根请不了假:“行,爸,那你替我给奶奶多烧些纸,再给姨奶奶问好。什么时候带她来这边再玩玩,反正家里大,都能住得下。”
“他要是愿意来就成。”
忙活完,苏茵饱餐一顿后睡下,颇有些担忧地摸了摸腰身:“我是不是长胖了些?”
顾承安手往她腰上摸去,粗粝的指腹刮过柔嫩细腻的肌肤,惹得她鸡皮疙瘩都快起来,还有些痒,“你别摸我~”
“不是你自己说的,我看看你长肉没有?”
“真的,我怎么感觉胖了点,腰上好像多了一点点肉。”苏茵想起今晚睡前还吃了不少,真是可怕,可别去年买的布拉吉穿不了了。
那得多浪费!
翌日,苏茵又投身到繁忙的工作中,上回她提出的采访任务被驳回,每个组只专跟一个方向,上回就是采纳的鲁德华的提议,走的是中医院医生的采访路线,被主编批评没有新闻力度。
这回,组长何国强让她去试试采访中医药大学的几位人物,争取深挖狠挖多挖。
第134章
简医生坐镇的中医药大学是大运动结束后两年重振旗鼓恢复起来的。
彼时国家为在运动中遭遇针对的中医平反,不过长达十年的时间,仍是让这一行损失惨重。
人才遭受重创,各类珍贵药方书籍也被损毁得七七八八。
像简医生这样苦撑到平反的中医不多,更多人没挺过□□,也没挺过各类下放改造,是以,对于中医的重新培养迫在眉睫。
简医生便是被请回去坐镇的中医泰斗级人物。
苏茵和同事杨友卉搭档,一块儿前往中医药大学采访,一路上苏茵绕有兴趣地听着她谈起怀孕来的点点滴滴,眉眼间满是幸福。
“杨姐,你这是第二胎?听说会好受点。”
“是,比第一胎反应小,我怀我们家铁蛋的时候吐得厉害,遭了不少罪。”
苏茵听着铁蛋这名儿笑了笑,怪可爱的。
杨友卉想起家中的小皮猴,笑容间满是温柔:“贱名好养活,之前我怀他四个月的时候老有些不舒坦,后来我妈让把小名改成这个,还真神了,接下来就没什么问题。”
苏茵听得津津有味,很是惊讶。
二人到了中医药大学,找上教导主任,苏茵说明来意,那教导主任显然已经轻车熟路:“你们日报的记者还真是积极,昨天才来了一波人,有什么要问的?”
教导主任琢磨着到时候上了报纸也能让更多人知道,到时候中医药大学能多些人报名志愿是好事。
苏茵和杨友卉采访记录了大学的发展史,又重点询问一番这几年的复兴之路以及未来五年的规划,顺道在教导主任的引领下去展览室拍照取材。
“刘主任,我们还想采访一下王医生和秦医生。”
王光明和秦华军是中医药大学和中医院的泰斗级人物,要说简医生爱在幕后待着,独自钻研医术,秦王二人就为人熟知一些。
刘主任眼珠子一鼓,瞬间笑开来,摆了摆手:“你们前头的一波记者也这么说的,可惜啊,他俩不愿意接受采访,嫌麻烦。你们真要想采访,我给你们安排另外几个医生,就是资历浅点儿。”
苏茵笑盈盈拿出简医生写的介绍信,递过去:“刘主任,这是贵院简医生让我带来的,说是交给您看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