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年纪大些,比其他几人更清楚:“这几年中医好像是起来了些,不像之前…”
后头的话没再说,也不方便说。
下班时间到,众人今天都没有采访任务,一身轻松地离开。
苏茵背着包同杨友卉一道往外走,看着她微微显怀的肚子,有些好奇:“杨姐,我看你好像没什么反应哎。”
“是啊,我娃挺懂事,不给我添麻烦,”杨友卉谈及未出生的孩子,满脸幸福,不时用手摩挲着肚子,“等你以后有了就清楚了。”
“哟,你男人又来接你了,你们小年轻真是腻歪。”杨友卉男人在肉联厂上班
,这个点还没下班呢,更别提来接她。
“杨姐,我先走了啊,你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苏茵早上也是被顾承安载着来的,顾承安把人送到报社便走路去店里,掐准苏茵下班的时间再过来,是以,报社同事都知道,苏茵和她男人感情好,天天接送。
坐上顾承安蹬得稳稳的后座,苏茵单手环着他,提起自己接下来的采访:“不知道简医生最近忙不忙?我准备采访他去。”
三年前,中央下达了恢复中医的文件,在全国各地组织恢复中医的名声,也对中医人才大加招揽培养,简医生被请去了中医院坐镇,还被特聘为中医药大学的讲师。
他现在忙得脚不沾地,要想在中医院挂上他的号可费劲,好在苏茵和顾承安与他早有交情,还能讨个面子。
“正好,明天送爷爷过去看看,不是说胃口不好嘛。”
“好。”苏茵想起什么又道:“承慧马上毕业了,明天我们早上先去友谊商店给她挑个毕业礼物,回去吃了午饭再接着爷爷去看了。”
“成。”顾承安没想到啊,堂妹也要毕业了,“对了,她和魏秉年的事儿定没有?”
“不是说昨天两边家长见面商量嘛,到时候问问去。”
第132章
回到家,苏茵在日历簿上写写画画,将明天的日程安排给添了上去,想了想又往后翻,在四月的一天做了个五角星标记。
顾承安将自行车停在院子里,正见到老丈人从外头回来,手里拎着个信封。
“爸,收租去了?”
“是啊,又到日子了。”当年苏建强掏钱买下来的四合院私人租了出去,里头住着五户人家,每个月收租也有个四十多块钱。
大前年和前年,顾承安通过在房管局的关系又打听到有四合院要出售,最后他和老丈人分别出资各自再买了一座四合院,这时候四合院的价格已经涨到四千往上了,同样也租了出去。
又经过这两年,京市的房屋出租和售卖价格持续上涨。
三人现在居住的四合院是顾承安当年以三千三百块买下来的,如今市场价已经超过五千,老丈人和女婿眼光不错,都感慨房价涨价速度快,过去入手的价格现在看来当真是划算。
苏茵在旁边默默听着,想起书里提及的京市后来动辄上十来万一平的房价,对比现在五千多,还有巨大的可怕的上涨空间呢。
苏建强收好收租的钱,用作平时家里买菜和交水电的费用,他身价不菲,如今手头管着的钱却在一百左右,乐得个轻松自在。
“明儿你们是要去友谊商店买东西?”
他瞄到日历簿上闺女娟秀的字迹,上头一行写着:友谊商店,承慧,毕业礼物,下头一行写着:爷爷看病,简医生,采访。
“是。”苏茵正去翻屋里藏着的行李箱,里面装着当年苏建强带回来的美元。
一箱的美元用了几沓缺口,主要是用于买四合院和添置稀缺的家电。
“你们知道现在一美元能换多少钱了吗?我昨天听到吓一跳。”三年多以前苏建强回国时,便让闺女用美元换过钱,也换过外汇券,那时候一美元能换一块五毛七分钱。
顾承安和苏建强都捧场,好奇问她:“多少了?”
“五块多!”
苏茵数出五张美元,一共五百的面值,到时候便能换两千五百多的外汇券,当真是放着放着就升值了,让人觉得不真实。
“明天正好去看看冰箱,听说用起来很方便。”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吃了早饭便出发,往友谊商店去。
友谊商店的生意随着这几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也越发红火,不少人偷摸从倒爷手中高价买来外汇券,就为了能不要难攒的票据,直接花钱买商品。
苏茵是注意到同事最近在采访外国品牌新进入国内销售的冰箱来了兴趣,自家现在条件好上许多,能用起来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