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样子,年代就不近。
“五叔,这有老兆头。”梁天冬朝梁大成喊了一声。
其他老放山一听有老兆头,纷纷放下手头的事过来,“哪里?老兆头在哪里?”
“在那!”苏燕婉指了指头上的位置。
梁大成抬头一看,眯着眼道:“果然是老兆头。这老兆头估计有点年头了,红松树长高了不少,我们才没注意到的。难怪这能发现一株五匹叶。”
他目光落在靳泽身上,露出一丝赞赏:“靳同志不简单,这个位置的老兆头都能发现。”
这老兆头离地大概十米,寻常人走路不会往这么高看,而且这里林森草茂,光线不算好,能发现这么高的老兆头,观察力和眼力绝对不差,这样的人简直就是放山的最佳苗子。
“靳同志,有没有兴趣留在关外跟着我放山?”梁大成这么多年第一次动了收徒的想法。
这些年不是没人想找他学放山,但这东西一要天赋二要人品,他眼光又高,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徒弟人选。
靳泽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虽然知道他不可能跟着自己放山,梁大成还是说了这话。
其他老放山都有些惊讶,不过看到靳泽,又能理解梁大成。这么好的苗子,换作他们也不想放过。
靳泽婉拒了。
秦丹婷夏有民都没听过老兆头是什么,怎么就要收徒弟了,就问旁边的梁虎,“这个老兆头有什么说法?”
梁虎道:“这说明之前有人这附近挖到了人参,才会砍兆头。放山人的规矩,抬走人参,要在附近撒一半人参籽。发现老兆头,意味着附近有可能有人参。”
“叔,老兆头上说的什么?”梁天冬问梁大成。
苏燕婉也好奇这是什么时候的老兆头。
“说的是他们一共五个人,在这里抬出了一苗六匹叶,距离现在差不多八十多年。苏同志发现的那株五匹叶应该是当年的人参籽长成的。”梁大成说完,招呼大家,“大家分散开,在周围好好找找,说不定还有棒槌。”
这话一出,众人都行动了.苏燕婉和靳泽也选了两个方向找。
最激动的要数夏有民的两个跟班,一听周围还可能有棒槌,目光落在苏燕婉身上,发现她正要往东南方向走,抢在她前面把位置占了。
“不好意思,这边我占了,你去其他地方找吧。”跟班撇了撇嘴。
苏燕婉扫了他一眼,没说什么,换了个方向。
跟班去的方向她之前就看过了,棒槌没有,其他东西倒是有一株,就看他能不能认出来了。
不过她猜,他应该认不出来。
靳泽看着对象脸上的坏笑,又扫了一眼两个跟班去的方向,眼里闪过一丝笑意,提醒她小心脚下。
苏燕婉冲他笑笑,“知道了。”
她重新选了个方向,刚找没两步,就听到那个踩了树墩子的跟班激动得声音都劈叉了,“棒槌~”
夏有民和秦丹婷听到跟班的声音,都有些高兴。
刚才苏燕婉那颗人参那么大,都在一块长得,应该也不会差。
两人急匆匆往跟班的方向过去。
苏燕婉和靳泽对视一眼,跟过去看热闹。
跟班看到苏燕婉,还很得意地瞥了他一眼,为自己的聪明得意。
完全一副小人得志的脸。
其他人都有点怀疑,这人踩了山神的宝座,得罪了山神,能发现棒槌?不过,见他这么激动,他们还是过去看了。
这一看不要紧,梁大成几人脸直接绿了。
第67章
草丛里根本没有人参,只有一株刺拐棒,也就是刺五加,和人参长得很像,又被人称作“棒槌幌子”。
出发之前,梁大成特地提醒过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刺拐棒叫成了棒槌。显然,有些人没有仔细听。
梁德厚直接炸了,“你他娘的狗眼睛瞎了?分不清棒槌还不会看棒槌花?这他娘的分明是刺拐棒。”
其他放山人看跟班的眼神都很不友好,还没到驻地就踩了山神爷的宝座,现在又乱喊诈山。
跟班像被一盆冷水泼在头上,浇了个透心凉。他以为这是棒槌,急着立功,他哪分得清棒槌还是刺拐棒。
夏有民和秦丹婷搞了这么个乌龙,连累他们都不受梁大成几人待见,脸色有点挂不住,站远一点,尽量不打眼。
梁大成脸色很不好看,好不容易找到老兆头,还在老兆头边挖出了一苗五匹叶,周围很可能再出第二、第三苗棒槌。
要不是对方设了套,败家子不得已收了人家钱,他早就把人撵走了。现在已经到了保护区,山里危险,也不能把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