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是没能搞懂,这女帝究竟要说些什么?
“按理说,战败国的子民,胜国有权随意处置,充监或是入贱籍都可。”
这句话一下来,众人都慌了神,难不成这女帝嘴上说着普及‘役夫制’,有才能者皆能参与东女国的大小考。
实质上只是逗着他们玩。
立马有人提出疑惑道:“陛下,难不成役夫制与奴仆制不能共存?”
麦子听到有人问出这个问题,计上心头,故作深沉道:
“通过役夫制入籍,需经过三年考察。你们的亲人届时会同这些奴仆同处一地,这些奴仆饱受多年剥削,加上你们带头阻拦废除奴仆制一事。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你们的子孙怕是逃不出这小小州城,尸体都已经灰飞烟灭。”
“所以孤要让你们带头去支持废除奴仆制,这些人定能感念你们一层恩。”
话说到这种地步,不少人脸色大变,东女帝此话说的并无虚假。
他们可以通过大小考拿得东女国的籍贯,可是他们的那些家中老儿,又该如何?
若是不入东女籍,他们家中祖业又该如何取舍。
更何况东女国种种作风虽然倒反天罡,可想到那些关于东女国传言。
是个人都要挤破了脑袋进去。
倒是若真让这些活在阴沟里的老鼠翻起了身,第一个遭殃还真就是靠压榨他们享受生活的富绅权贵。
在场的人想到这节点,不由打量了旁边这些看似老实的奴仆。
越想越觉得别扭。
或是刚刚那一番沉默的压迫,让众人知道了东女帝废除奴仆制的决心。
或是东女帝所言,触及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忌惮。
又或是两者兼有。
“启禀陛下,金氏全族鼎力支持,废除奴仆制。”
见有人率先响应东女帝的话,剩下的人也纷纷立起身来,支持废除奴仆制。
那些跪坐在一旁的仆从小厮脸上的喜意几乎要蹦出来,高声大呼陛下万岁。
有了这些人带头支持,相信其余州城的那些痈疽蛀虫,也不得不妥协。
整个厅堂和谐一片,麦子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和小草对饮了一杯,便一前一后地离开了席面。
废除奴仆制,先是从锦州开始,传扬到东女国南北,最终响彻天下。
那些身在他国的奴仆们听到这等消息,心中艳羡不已。
这东女国的女帝,当真是天上下来的女神仙,生活在东女国的人们,前世肯定是修了大功德,才能投胎在这些宝地。
也有胆子大的,偷偷摸摸从主家跑出来,一路往东去,就算是当半个役夫也使得。
无数奴仆出逃,却没人敢闹大,那东女帝的十二字箴言,正警示着世人。
纷争还没开始就消亡了。
除非东女国消失,可这么一座强大的国度,就算举三国之力,也不见其能灭亡。
这些奴仆们跌跌撞撞逃亡到东女国后,所有人都露出了喜意。
这就是他们想待的国家。
第187章 沥青路通南北
上次召集了南地七州的钱权贵眷前来锦州一聚后, 麦子顺利将废除奴仆制的诏书公示天下。
有了这些人的带头支持,加上东女国官兵的强制施行。
南地收复的七州中,贱籍, 卖身契全部作废, 东女国官府只认由司农司拟就的役夫暂居证,东女户籍两种文书。
古代但凡家中有些资本的, 都会蓄奴来增添自家的劳力, 也是用来壮大家族势力的资本。
麦子此举,无疑是触犯了大多数人利益。
可经过锦州聚会一事, 没了那些领头羊的带头抵制, 即使有人心存不甘,也只好随波逐流,不敢生事。
所以废除奴仆制的过程中虽然麻烦重重,但好在没有百姓聚集, 暴起伤人的情况,最终顺利施行下去。
卢文松和陆远修两位知县, 也顺利在秋末通过了东女国的大小考, 取得东女国的籍贯以及上任资格。
除了这两位知县, 南地七州中, 共有二十余数人通过了东女国的小考, 五人勉强过了东女国的大考。
这么稀薄的人数, 让南地七州的百姓惊得嘴巴能塞下一个鸭蛋, 纷纷吸气打听起来。
再得知同为失地的金国十三郡, 不对,现在是东女国的西北十三郡, 只出了十五人过了东女国的小考,大考也只有一支独苗苗。
瞬间又神气起来了, 南地士人林立,盛行文风,可不是虚说空妄之词。
只是如此一来,原本不想拿这役夫籍的那些高绅贵族,也只好屈服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