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家小 姐下地干活了(79)

作者:梦几多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明月楼不好吗,这里也是外祖母的家呀。”温元试图把徐老夫人留下来。

“外祖母很喜欢明月楼,可是外祖母的家在海市,那里也有人在等着外祖母回去呀!”徐老夫人摸着温元的头,“漾漾的娘亲也想漾漾呀!”

温元不说话了,埋进徐老夫人怀里,一颗颗滚烫的泪珠就跟着下来了。

过了元宵,天气跟着暖和起来,徐老夫人一行人定的日子也一天天近了。

一月中的风还冷,一大早沿途的集市门面大多数都还没开,这个时辰正是好睡的时候。

没多少人会放着舒服日子不要。

却见有两辆马车并一行车队从温府出发,经过东大街时,马车车轮碾过石板路时发出的“哒哒”声打破了街上原先的寂静。

这一行正是准备回海市的徐家人和送行的温家人。

前面开路的是徐家兄弟、温清和和温玉章,各骑一匹骏马,后头跟着的是一辆稍显朴素的马车,更后面一点的则是一行车队还有不少箱子。

虽然马车外面看着朴实无华,内里的装饰可是一点都没含糊的,里面供人坐着的软垫上铺设着软滑丝绸,暗绣花样,坐垫里填充的也是实打实的上好棉花,软绵绵的,坐久了也不会觉得累。

脚柜下面还设了暗柜,暗柜里面除了常备着的新鲜瓜果点心外,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小玩意可供途中消遣解闷。

这车还是当年他们要从海市过来,特意命人做的,如今还是坐着这辆车从云边回海市。

马车虽好,可车内众人的心情可就都不怎么样了。

温元眼睛红红的,躺在徐老夫人怀里,两只手还握着旁边徐漾漾的手不放。

“夫人,我们到城门了。”春露隔着轿帘禀报道。

车内没人回话,也没人下车,等了好一会,徐京华才撩开车帘,在春露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眼睛里同样布满了红血丝。

徐京华开了个头,后面几人也接连下来了。

气氛死寂,没人开口,红眼对红眼,有人鼻子已经一抽一抽的哽咽起来了。

温元是最先忍不住的,低头,眼泪在地上砸出了一朵朵水花。

小孩子有哭的权利,大人可没有,他们还有一肚子的话要赶着交代,时间不等人。

“回去路途山高水长,不要只顾着赶路,身体要紧,多休息几次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徐京华拉着徐月华的手叮嘱道。

“阿姐放心,我们心里有数,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书信不要断了,家里有商队,什么时候书信往来都方便。”徐月华同样不舍,回话音也一哽一哽的。

徐京华和徐月华两姐妹话说不停,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没顾及到,你一句我一句的,总结起来就是互相多保重,来日再相见。

相比于徐家兄妹俩,徐老夫人和温老夫人话就要少得多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她们两个的年纪加起来,已是百岁有余,而从海市到圆月这段路,相隔千里。

哪怕是上好的汗血宝马,快马加鞭的连夜赶路,也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就更别说是她们这个年纪还得顾着身体,路上慢慢走了。

两人年轻时在海市认识交好,后来相别,再加上圆月的这几年,可能就是一生。

此一别,怕就是再难相见了。

腹有千言万语,只是不知从何说起。

温元和徐漾漾这对小姐妹也凑在了一起,交头接耳的说着别人听不清的话。

最后温元还从袖子里拿了什么出来递给徐漾漾,徐漾漾怔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红日越爬越高,他们不得不说再见了。

“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启程了,千里送君,终须一别,望我们都各自珍重,以待来日再见。”徐嘉珵跳下马过来提醒道,再上马时拍了拍一旁温玉章的肩膀,“章儿,照顾好妹妹和阿娘,也要保重自己。”

车队重新整装完备,缓缓前进,温徐两家人隔着被风掀起的马车帘彼此红着眼不言语。

直到徐家人的马车驶出了视线范围,京华才低头用手帕擦了擦眼角,扶着温老夫人带着温元,上了刚才一路跟在后面,温府的轿子回府了。

回府路上的轿子里,几人都还沉浸在刚刚离别的悲伤情绪中,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回到府里,温老夫人一下轿子,就摆摆手拒绝了京华和温元的陪同,在贴身丫鬟秉香的搀扶下回松鹤院了。

徐京华和温元同样伤心,回到意合院就进了内室。

独留下一对这会谁也想不想起来的温清和和温玉章父子俩在风中凌乱。

“阿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海市看外祖母?漾漾说他们住在水上,一到夏日,有碧连天的荷花莲蓬,有粉糯的菱角,还有螃蟹,可好玩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