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443)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长兰哼了一声,不过须臾又笑起来,他是极开怀的,眉眼里倾泻出笑意,如风拂过铃兰,飞鸟巢林,树叶沙沙作响,盛情相迎。

新房里闹闹哄哄,杜长兰打发几个小子,叮嘱莫十七两句,又被杜大郎和杜二郎架走了,外面一堆人等着贺喜。

等杜长兰回来已经是小半个时辰后了,天边泛起火烧云,万物都染上一层暖色。

杜长兰立在新房门前,碰了碰滚烫的双颊,吐出一口气,道:“十七,是我。”

“嗯。”轻轻的,似一捧清泉水。

他推门而入,屋内静悄悄,龙凤红烛烈烈燃烧,将屋内映的亮堂。

杜长兰行至床前,喜婆捧着托盘呈上喜秤,“杜大人,快挑盖头罢,莫让新娘子等久了。”

杜长兰颔首,他接过喜秤,将盖头一角轻轻挑起,露出一张芙蓉面。

眉毛画的细细长长,却不似寻常女子柔媚,而是略略斜飞,敷粉抹脂,犹如一副画,上了浓墨重彩,杜长兰有片刻晃神。

喜婆含笑退下,杜长兰在莫十七身侧坐下,“等我久了。”

莫十七摇头,头上的珠帘也如柳枝摆动,打在她眼角。

杜长兰心疼的揉了揉,也生出一种似梦非梦的不踏实感。直到将人揽入怀中,才稍稍好些。

“十七,我当真开怀。”

莫十七未语,但用力回抱住他,少顷又莫名脸热,分开向两边。

杜长兰:“你可吃过些东西?”

莫十七点头:“阿荷给我送了一碗汤圆。”

她想了想,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是之前杜长兰给她的。

“我还没动,现在一起吃。”

莫十七打开,是四块花生糖,边缘有些化了,她捻了一块送入口中,望向杜长兰,眉眼弯弯:“真甜。”

杜长兰也捻了一块,应道:“确实很甜。”

那股甜意也逐渐安抚他的心,他捧着莫十七的手,珍惜的吻了吻:“此后你我夫妻,荣辱与共。”

莫十七:“不离不弃,白首相依。”

抱得佳人归,月色贺无声。

次日一早,杜长兰携新妇给双亲敬茶,杜老娘笑成了一朵喇叭花,给了新媳妇一个大大的红封。

此时,一行队伍抵达岭南。

第220章 婚期提前·下

这支队伍在城外驻留数日。

五月初九, 巳正。

队伍开始行进,敲锣打鼓声冲击众人耳膜,百姓们疑惑谁家又办喜事, 一行送亲队伍缓缓而来。

四匹高头大马并驾而行, 拉动华丽的车轿,四下轻薄的红纱半遮半掩佳人朦胧轮廓, 飞角上铃铛声清脆, 更添喜庆。

一众百姓不明所以,心里又实在好奇得紧, 猫抓一般,于是三五成群跟上。

然而行了一段距离, 百姓们心里犯嘀咕:“我怎么感觉有些熟悉。”

“嗨呀, 这不是去按察使府吗,不会是杜大人断断几日, 连娶二妻罢哈哈哈”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

杜长兰也得了消息,他眼皮子一跳, 意欲带家人避一避,谁知门房匆匆而来:“大人,大人!天使来了。”

杜长兰抹了把脸, 结合先时手下所报,有了一个最坏的猜测。

“走罢,迎接天使。”

按察使大府门前,鼓乐班子声传八方,一曲百鸟朝凤激的人鸡皮疙瘩起来, 引来围观者众。

杜长兰甫一露面,人群传来骚动:“来了, 杜大人来了。”

“还真是杜大人纳…额娶妻?”这一里长的送亲队伍怎么也不像是纳妾。五月初一那日,杜大人正式迎亲也就这阵仗了罢。

传旨太监笑眯眯道:“杜大人,圣上有旨,您接旨吧。”

杜长兰瞥了一眼华贵的车轿,心往下沉,跪下接旨。

传旨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按察使杜长兰神清朗秀,温其如玉,人皆悦之,朕亦喜爱,今日特将明荣县主赐与为妻,还望二人举案齐眉,恩爱不疑,钦此。”

话音落地,犹如一记沉钟敲在按察使府内众人脑中,嗡嗡作响,他们下意识望向杜长兰。

围观百姓仅有一部分人听懂传旨内容,但信息太过离奇,以至于他们一时怀疑自己理解错了。

传旨太监催促道:“杜大人难道高兴坏了,如此天恩,杜大人还不接旨。”

杜长兰抬首,沉声道:“不瞒公公,杜某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迎娶正妻,于五月初一,正式拜过天地,杜某已有妻,如何还能再娶。”

传旨太监怪叫:“什么!”

“你不是五月初九成婚吗?”话出口,传旨太监就道糟了。但这不能怪他,圣上有旨,务必命他们在杜长兰迎亲那日的前一个时辰,抵达按察使府。

纵使杜长兰还欲娶莫十七,也只能纳为妾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