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361)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长兰扫过众人神情,唇角笑意更深,随后又假做叹息:“只是金朝寺乃百姓供奉之所,无法过多留下诸位痕迹。”

魏老爷心尖泛起一抹涩意,强打精神,“大人多心了,我等能为金佛建造供奉地,便是天大的幸事了,旁的不敢多求。”

杜长兰望他们一眼,欲言又止,遂垂首饮酒。

在场都是人精,哪瞧不出杜知州异样。但却未提,不动声色的劝酒。

酒过三巡,杜长兰面上浮起晕红,双眼迷离,他咚的放下酒盏,拍了拍身边人的肩膀:“赵老爷啊……”

被拍肩的魏老爷:………

行叭,他现在就假做赵老爷罢。

杜长兰脑袋一点一点,断断续续道:“本官心中也是过意不去,便想着…想着城北山多,本官再建一座阁楼。”

众人诧异。阁楼,什么阁楼?

杜长兰摇摇晃晃起身,众人赶紧扶住他,杜长兰把着魏老爷的手,道:“赵老爷手上这宝石戒指真不错啊。”

魏老爷:………

杜长兰对众人身上宝物一番点评,附之肯定,众人虽是疑惑,心里却是美的。有杜知州夸赞,想来他们眼光确实是不错的。

杜长兰夸完,话锋一转,娓娓道来预想中的阁楼,他道阁楼内外镂刻富商事迹,每月初一十五,阁楼供城中富商游玩聚会之用,其余时候对外开放,可供百姓游览。

他说的简短寡淡,听起来实在没甚吸引人的地方。杜荷狐疑,难道小叔真醉了?

但一屋富商却是心思各异。

依杜知州所言,这地虽是供百姓游览,但只能他们用,平头百姓只能干看着,过个眼瘾。

富商们:有点心动是肿么回事捏?

显摆是人的劣根性。

锦衣夜行虽好,可一辈子谨小慎微,也缺了几分意思。

眼下有光明正大显摆的机会,他们哪能放过。于是哄着“醉酒”的杜知州签了契约,为防杜知州醒后恼怒,他们不但集资建楼,还倒给杜知州一笔孝敬。

而后恭恭敬敬送走醉酒的杜长兰。

马车平稳行驶,杜荷和辛菱仔细伺候,谁知醉酒的杜长兰睁开眼,双眸清明。

杜荷讶异:“大人,您……”

杜长兰慢条斯理给自己倒了杯水,啜了一口,对杜荷眨眨眼道:“不要相信醉酒男人说的话。”

第179章 “家书”

金朝寺寺成, 孟会村与河下村靠给金朝寺提供砖石,今岁小有余钱。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三五人小聚, 一魁梧青壮捧着酒碗感叹道:“上半年时可真没想到有这样的好日子。”

旁人也无声附和。

魁梧青壮笑了笑:“等年后各方百姓拜过金朝寺, 咱们村子的名气就打出去了,到时候不愁没活计。”

一想到未来光明坦途, 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一次期盼杜知州能连任就好了。

树下村民谈天说地, 树上枝叶凋零,灰扑扑的小麻雀落在枝头, 黑色的豆豆眼张望四下,瞧见小桌上的瓜子花生胡豆, 大着胆子俯冲而下。

青壮们笑骂道:“小畜生胆子还挺大, 当心老子将你烤了。”

惹来同伴笑话:“一只麻雀能顶什么饿。”

忽而,一道人影匆匆而来:“别吃了, 快去村长家, 有好事。”

原是城里的老爷们要在金朝寺的隔壁山头修建阁楼,一事不烦二主, 寻着他们来了。

老爷们出手阔绰,道砖块愈是繁复华丽愈好。

相似一幕在其他村子上演,征募壮丁。

芳娘刚从城里备了年货回来, 见村中人神色匆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一问之下得知是好事。

适时大郎从村长家跑来,从娘亲手里接过年货回家,对她道:“城里老爷修建阁楼, 一应待遇比照先时修建金朝寺时,所以村里的青壮都去村长家了。”

大郎神情中很是羡慕:“大牛哥前几日还说修建金朝寺太累了, 年关得好好休息,结果消息传来,就他跑的最快。”

上半年大牛家里还紧巴巴,说媳妇都难,结果小半年功夫,大牛家里修缮旧屋,又贴着墙起了两间新房,说上媳妇,等年关一过就成婚。

芳娘揉揉大儿子的脑袋:“年关后还有元宵节,娘多刻些木雕卖出去,咱们家的日子也好过了。”

大郎张了张嘴,他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爹没有死,或者他年长几岁,就可以去干活了,不必娘这般辛苦。

矿洞中的马觉打了个喷嚏,惹来周围人低喝:“你想害死我们啊。”

马觉缩了缩脖子,呐呐不言。繁重的活计令他迅速消减,如今只剩一层皮贴在骨架上,衬的两个眼珠子愈发大了,颇为骇人。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才被叫出去,马觉看着漆黑的夜空,怔在原地。呼啸的夜风将他单薄的身子几欲洞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