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343)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长兰对大夫道:“一事不烦二主,劳老先生救治郑同知。”

第170章 辛家过往

经大夫确诊, 郑同知乃是急火攻心,稍做疏解就好,并无大碍。

杜长兰最后一点面子功夫也懒得做了, 回了内堂, 将辛家四口叫到跟前。

母女俩颇为惶恐,辛菱天天跟在杜长兰身边, 对其崇拜敬重赛过惧怕, 于是仰首询问:“不知大人有何事吩咐?”

杜长兰递出手边契书,辛菱忙不迭接过, 看清是何物之后,双腿一弯跪下:“大人, 小的做错何事, 您要驱赶小的。”

杜长兰道:“你没有做错事,恰恰相反, 是你爹有功, 这是对你们的奖赏。本官会为你们恢复良籍,之后你们是去是留, 皆由自己做主。”

辛起看着儿子手中轻飘飘的卖身契,却深感沉重。他做梦都想拿回的东西,此刻轻易落在他们手中, 恍若大梦一场。

辛起哑声道:“大人,您不是说事情了了,才将卖身契赐予小人,怎么现在就……”

“一事了了啊,骗子和山匪已经落网, 确实告一段落了。”杜长兰笑眯眯道。

辛起一时无言,心中情绪如打翻的调料瓶, 五味杂陈。

辛菱抓住重点,双目燃起希冀:“小的想跟在大人身边,小的还能跟在大人身边吗?”

杜长兰应允。

辛家人的顾虑这才消了,捧着卖身契喜极而泣。

他们自由了,他们不是奴籍了。

杜长兰等他们缓过激动情绪,这才点了点桌面,拉过众人思绪。

杜长兰看向辛起:“本官只问这一次,你们是怎么沦落为奴的。”

母子三人下意识看向辛起。

辛起垂落的指尖颤了一下,原是想隐瞒一二,但杜大人智慧过人,隐瞒他无疑是自寻死路。

静谧的内堂传来沉闷的一声响,辛起跪在案前,闷声道:“回禀大人,小人从前是名猎户,前些年大雪,小人在狩猎时受伤,耗尽家中银钱不够,家中妻儿为活小人性命,不得已借了利钱,谁知利滚利,短短三月,三两银子需得连本带利还十二两银,三个月期限之后,每延一日便涨一百五十文。”

“小人还不出,债主便索拿我妻女抵给一个痨病鬼,所以…”

杜长兰:“所以你就携一家人逃了。”

辛起应是,他本是孤儿,由村中猎户收养长大,他初长成时,猎户就病逝了。干他们这行,多活一日都算老天开恩。

只是逃亡日子比辛起想象中艰苦,没有路引,进不得城镇,只能如野人在山中过活。

后来他们一家四口被一名地主带回家干活,却只给他们少少的粗粮和水。

辛起说至此,杜长兰神情微妙,这似曾相识的经历,似曾相识的“周扒皮”。

辛起继续说下去,他们一开始仍是忍耐,直到地主的儿子欲对辛芽不轨,辛起一拳挥向地主儿子,再次带着妻儿逃亡。

这一次他们是不幸的,落入人牙子手中。

但也是幸运的,辛起默默想,他抬头看向杜长兰,他们一路坎坷曲折,最后遇上了杜大人。

老天终究还是眷顾他们。

辛起朝杜长兰磕了一个头,道:“后面的事,杜大人都知晓了。”

杜长兰颔首,“行了,起来罢。”

辛家四口退下,杜长兰行至窗前,看着树影婆娑,轻笑一声。

怪道是辛起身手矫健,细致入微了,原是有这层缘故。

杜长兰解了惑,就将这茬抛至脑后。令他意外的是,黄通判暂代同知一职后,一州事宜不但没有卡顿,反而较从前更为流畅。

杜长兰挑了挑眉,对此乐见其成。

知州府府衙之事,百姓不知,他们更关注自己身边事。

寻常百姓也就罢了,先时受“半仙”蒙骗的一半人迷途知返,剩下一半又迅速投入城北外的金佛,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心灵依托。

卢家阿婆就是其中之一,早饭后她出门了,卢家人叹息一声随她去。只要她不往外大把撒钱,他们也睁只眼闭只眼。

今儿卢阿婆刚出北城,发现行人比往日还多。她犹自疑惑,正好瞧见一名小童捧着木雕与她擦身而过。

那木雕很是怪异,虎头,独角,犬耳……

她皱了皱眉,继续往前,刚行几步又见一年轻媳妇儿手里捧着木雕,仍是虎头,独角,犬耳……

“妹子,你这是捧的甚?”

小媳妇儿拢着木雕,笑道:“大娘,这是地藏王菩萨身边神兽,名曰谛听,明是非,驱邪恶,避小人,护一家和睦。”

卢婆婆面色一振,急促问:“这个在哪里买?”

小媳妇儿往山脚一指,卢阿婆匆忙道谢就跑了去,其身姿矫健,浑不似年老之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