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莫十七询问乡君是什么后,摇头拒绝了。
大公主气闷,她以为莫十七是不想离开杜长兰,为一个男人拒绝前途。
但杜长兰却另有猜测,于是问大公主能否为十七讨一个护卫。那一瞬间,莫十七的眼睛亮了。
杜长兰:……他就知道。
莫十七好自由,厌约束,若她真封了乡君,言行举止受人瞩目,若有错处,少不得被人讥讽嘲笑。那是莫十七最不喜的。
杜长兰再次想起他初见莫十七的时候,当时寻常不过的场景,如今却是反复咀嚼。
莫十七与刀疤脸的对峙,莫十七拱手与他赔礼,让他挑选货物以做赔偿……
很难相信莫十七单薄的身子,独自在尔虞我诈中撑起一个商队。
杜长兰与大公主道明缘由,大公主方才松了口气。十七不是为男人断前程就好。
虽然是杜长兰托莫十七一把,但没有莫十七相助,杜长兰此行也不会如此顺利,二者乃是相辅相成。
杜长兰隐去一部分细节,长话短说,讲述他们在玉阳城的经历。
小郡王听得如痴如醉,“真够跌宕起伏的,杜长兰,你这人真有意思。”
先有蕴儿变皇孙,这会子又夜擒戎人王,委实精彩。
杜长兰听着小郡王不断吹捧这段经历,过耳不入,让莫十七将银两和佩刀带回房收好。
因着莫十七女子身份,她虽封了四等侍卫,却不必如其他人般在皇宫当值,这也是杜长兰为何如此提议的原因。
此行他去覃州当官,十七倒是可与他一道,处理公务也能更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等十七在外面攒攒资历,做出点成绩,他奏折上报,又有大公主说和。十七这侍卫怎么也能再升一升。
不管十七恢复记忆与否,她愈是走向高处,暗处的宵小顾忌就愈多。
杀一个官员家的下人,与杀朝廷有品级的官员,罪名差距可大多了。
小郡王声音清脆,缠着杜长兰继续说更多细节,哪怕杜长兰去小厨房给清理完毕的鸡肉码料,小郡王也一道跟去。
严奉若听着院里闹声,眉头不展,笍儿小声道:“公子,杜大人升官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笍儿不明白公子为何还愁眉紧锁。
严奉若捧着茶盏,厅外明亮亮的日光晃得他眼花。
按理一般进士会在翰林院待一段时日,长兰虽早早去六部观政,但仍在规律中。
但从天子派遣长兰随行边境,营救大公主一事后,就超出一般进士的升官路了。如今长兰回京,天子又将长兰匆匆外派,严奉若不能不多想。
第157章 姜绥邀约
暮色四合, 众人退去,皇宫内殿寂静无声,仿佛白日喧闹乃是错觉。
嘉帝负手于后, 少顷一名小太监在殿外探头探脑, 大内侍呵斥:“陛下面前鬼鬼祟祟作甚,还不进来。”
小太监忙不迭进殿, 跪下叩首:“回禀陛下, 底下人说蕴殿下换了便服偷偷往南面去了,想来是…是……”
嘉帝冷冷道:“他去寻杜长兰了。”
小太监以额触地, 静然不语。
大内侍心头一跳,试探道:“陛下, 或许是蕴殿下出去散心……”
夜风微凉, 徐徐而入,吹散若有若无的人声。
他内心叹口气, 蕴殿下到底是年少气急。
然, 杜长兰自年后出发,一去小半年, 虞蕴能忍着一应宴席结束,已经是十分克制了。
嘉帝行去殿门,夜色蒙蒙, 未见星子。
他摊开手,夜风从他指缝间穿插而过,伴随一声轻叹:“杜长兰……”
‘老二若有杜长兰几分才干倒是好了。’
嘉帝叹默,但凡杜长兰不是太出众,但凡杜长兰只是寻常百姓, 嘉帝都可放心大胆的宣告杜长兰曾经抚养流落民间的皇孙。
皇孙找回,皇室善待抚养人, 还可对外体现皇室仁义礼信。而不是如现在这般抹去杜长兰与蕴哥儿的过往。
杜长兰才能过人,嘉帝忌惮对方利用皇孙养父的名头迅速崛起,结党营私。
储君之位空悬,皇室内斗,若让外姓人趁机揽了大权,他如何对得起虞氏列祖列宗。
然大承无才不可运转,否则偌大江山分崩离析。
嘉帝权衡利弊,这才将杜长兰外放。一来蕴哥儿同杜长兰的情分淡去。二来储君议定,将来待杜长兰回京,储君已经稳固势力,完全能压制对方。
年关时候赈灾,老二做的差强人意。虽然才能差了些,但怜悯百姓,心怀仁慈,比几个弟弟能担事,这些年大臣们也属意皇二子。更重要的是,皇二子上位,其他皇子皇孙仍有活路,至少可做富贵闲人。
若换其他皇子登上大统,结果难料。
嘉帝在龙案后落座:正好趁姜儿母子归来,大承大败戎人,借这个好兆头立二皇子为储君,想来一应顺利。只是老五,老九需要好生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