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王大惊:“蕴哥儿你慢些。”莫十七不过一奴仆,哪值得主家这般紧张。
一刻钟后有了结果,莫十七的头部曾经受过重击,导致脑内淤血,今日莫十七误食甲鱼汤致气血翻涌,后又受激影响脑内淤血,这才溢出大量鼻血。
杜蕴思索后问:“那她会恢复记忆吗?”
大夫迟疑道:“这个老夫也不能断定,眼下先好生养着再看看。”
经此耽搁,小郡王独自回府。
四公主朝儿子身后望去:“杜长兰呢?”
“他家的奴仆有恙,他带回家照顾了。”
半晌,四公主询问嬷嬷:“本宫方才是否听反了,应是杜长兰有恙,他的奴仆扶他回家照顾他。”
嬷嬷:………
莫十七在家里养伤,杜长兰出行便唤上辛起随同。
数日后小郡王寻来,对杜蕴道:“今儿逢寒露,你爹忙着当值没空过节,我带你去我六舅舅的庄子上耍耍。正好庆贺我二舅舅解禁。”
第123章 暗流涌动寒露宴
杜长兰今儿一早眼皮子直跳, 同僚见他神色有异,关切道:“杜大人,你怎么了?”
杜长兰摇摇头:“或是昨夜没歇息好, 双眼有些酸涩, 歇歇就好了。”
他看向屋外的天空,湛蓝无云, 是个极好的日子。
同僚感慨道:“二殿下如今解禁, 过两日估摸会来吏部任职。”见杜长兰望来,同僚笑道:“杜大人放心, 二殿下是极好说话的人。”
杜长兰颔首,心里想的却是:二殿下好说话却办坏事, 没甚主见, 谁来求一求,二殿下就心软了。
年初春闱舞弊案就是二殿下耳根子软, 开了携带狐裘的口子。
天寒可添碳火, 可备姜汤,或是其他御寒设施, 虽是麻烦些,总比给人可趁之机好,也免了后面那么多乱子, 差点冤了好人。
日头渐渐攀升,郡王府的马车行至山庄前,管事立刻迎来:“小郡王快往里请,主子正等着您呢。”他吩咐专人给贵客带路。
杜蕴跟随小郡王进去,远远的听见身后管事的声音“……请进, 主子等您…”之类的话。
杜蕴微微拧眉,这管事难不成对谁都是这套说辞。
他们经过穿堂进入外院, 丫鬟小厮们陆续来往,朝二人齐齐行礼。
杜蕴看见两名小厮手里捧着两盆菊花。
引路的小厮道:“殿下近日寻了许多花卉,只菊花就有大几十种。”
小郡王撇嘴,咕哝道:“到时候定然又是吟诗作对什么的。”
引路小厮低下头,装做什么都没听见,他们穿过垂花门,进入二院,朝东向葫芦洞门进入园子。
去岁小寒宴会,杜蕴同他爹一道参加,他见识过大户人家的园林,如今再瞧园子宽广如山林,虽还是有些惊讶,却很快恢复如初。
小郡王打开折扇扇了扇,察觉到冷意又讪讪将折扇合拢,尴尬地干咳一声。
他开口道:“我六舅舅脾性温和,同我二舅舅好着呢。”
杜蕴心里自动翻译:六皇子是二皇子一派的人。
杜长兰知晓儿子同小郡王顽在一处,早早将上京势力分布说与儿子听,免得儿子惹了不该惹的人。
只是杜长兰官职低微,纵然有心,探查的信息也有限,更多是通过已知信息推测。
据杜长兰所查,不止六皇子,三皇子也是二皇子一派的人。
眼下有小郡王这番话,杜蕴更加确定而已,他想今日这个宴会应是比较顺当。
他思忖的时候,一行人已然越过假山石水抵达园中。
秋日萧瑟之际,园中鲜花齐放,与秋景形成鲜明对比。
这会子园里人少,杜蕴饶有兴致的观赏花卉,却不知两条毒蛇已经盯紧了他:“那就是杜长兰的儿子?”
“是他。”
杜蕴莫名打了一个寒颤,警惕四下,却被身后唤声惊了一跳:“你喜欢菊花?”
小郡王百无聊赖道:“这些花看来看去都差不多,哪有人有意思。”
上京皆知小郡王好热闹,哪里有宴会,他朝哪儿去。因为人多才有戏看,各种各样,毫无重复,比戏班子有趣多了。
小郡王揽着杜蕴朝亭子里去:“咱们来猜等会儿进来的人是谁怎么样?”
杜蕴:“不怎么样。”
小郡王哼哼:“你真没意思。”
小郡王同自己的小厮玩耍,猜来人单双,猜名姓,猜官阶。
不过一刻钟,园子里已经涌来大半人,有些杜蕴认识,有些杜蕴不认识。他不愿给人做乐子,悄无声息朝小郡王靠拢,求得庇护。
巳正,六皇子携二皇子露面。
小郡王欢喜迎去,同两位舅舅说着话儿,六皇子笑道:“一段时日不见,你又俊了。”
小郡王得意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