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攥着奏疏,一股寒意漫上心头,天子冕冠上垂下来的白玉珠模糊了视线,他忍着怒气,抬手撩起那些玉旒,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荀彧。那是他最敬重的太傅,他让对方主持朝政,无论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从未怀疑过对方的忠贞可靠。
这封奏疏是孔融写的,引经据典,找不出一句脏话,却把先帝嘲得体无完肤,要为李膺、陈蕃、荀昱等人翻案。
这桩冤案牵扯到荀彧的长辈,刘辩不确定是不是荀彧暗中授意孔融这样做的。虽然先帝确实昏聩荒淫,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刘辩的生父。孔融如此不敬,刘辩心中的怒火一阵阵往上窜。
“太傅为什么要给朕看这个?”
小皇帝根本藏不住情绪,荀彧气定神闲,温煦光影中他身姿颀长,握笔的手五指修长白皙,隐隐能看见手背上的青色血管。丝丝缕缕的幽香从他的襟袖中溢散。荀彧抬眸望过去:“陛下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刘辩:朕要砍了孔融!
理智慢慢回笼,刘辩瞬间蔫坏:“朕说了,太傅也不会赞同。”
“陛下不说,怎么知道臣不赞同?”
“朕拒绝翻案。孔融对父皇不敬,砍头。”
小皇帝有想法,不藏着掖着,说明君臣之间没有隔阂。荀彧身上那种矜冷的气息散了少许,眉眼微弯:“不翻案倒没什么问题。若是杀了孔文举(孔融),将来青史上,陛下就是和先帝并列的存在。”
刘辩没想到荀太傅居然会开玩笑。有些惊诧,但想到太傅的好友郭嘉的作风,又感觉这也很正常。他小声反驳:“难道砍个眼高手低的酸儒生就是昏君了?”
“孔文举有什么罪呢?这封奏疏臣刚刚看过,毕竟没有明着骂先帝,他替李膺、陈蕃鸣冤,也是议郎该做的事,正义之举。陛下砍了他,岂能服众?孔文举可不是一般的儒生,放在朝堂上,就像柱子上的金漆一样,能装点门面。陛下若想百年之后有个好名声,这种儒生不但不能杀,还得供起来。用处多得很,对他客气些,就是贤明。他说什么,陛下不必听,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刘辩恍然大悟,“太傅礼贤下士的名声,竟然是这样赚来的?”
荀彧淡淡地瞥他一眼:“没大没小。臣的意思是,君王要有君王的气量。”
荀彧的折节下士,可不是演出来给别人看的,他是发自内心敬重人才。然而帝王心术,自然不同。
第32章
正在这时,小黄门前来禀报,荀太傅送入宫的那些食材,已经在太傅府幕僚的指导之下,制作成十八道菜肴。
刘辩下令传膳。
他遵循师徒礼仪,让内侍在坐西面东的尊位上又加了一重坐席,请荀彧入座。
色香味俱全的土豆大盘鸡、拔丝红薯、排骨玉米汤、金沙玉米、松子玉米、奶香烤玉米、薯塔……一样样被端上食案。
时下实行分餐制,除了等待调味的薯塔,其他菜肴都是双份。
风清河负责向小皇帝刘辩介绍这些菜肴。荀彧食指大动,但脸上一点也看不出异样。还是温文尔雅的模样。
单一个薯塔,风清河就准备了七八种口味的调料:孜然烤肉味、番茄味、黑椒牛肉森*晚*整*理味、麻辣味、香辣味、鸡汁味、蟹黄味、葱香芝麻味。
刘辩听完介绍,迟疑许久,道:“给朕洒上番茄味的调料粉。”
轮到荀彧作出选择。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里又没有别人,一个是一路走来、风雨同舟的玩家,另一个是他悉心教导多年的弟子,有什么不能暴露的?总不能伪装一辈子!荀彧垂眸:“臣都要,每种口味都来一点。”
风清河:莫名有种熟悉的感觉。那个文若黑粉就有一副极品的好胃口,喜欢把所有没见过的菜肴挨个儿品尝过来。
两刻钟之后。
风清河:文若的胃口,也十分惊人呢。
他在玩家频道匿名发了一条消息——震惊,王佐之才一顿能干三碗饭!而且无肉不欢。
【唐瑛:@伍君豪,匿名有用吗?除了你,还有谁?】
【左俭:@伍君豪,文若的身材管理,简直完美,他不可能是个吃货。】
风清河:“……”
伍君豪:“……”
不不不,他只是消耗也比较大。每天多少国事家事?兴致来了,荀彧也会舞剑、射箭、弹琴,样样都是体力活,不吃饱根本扛不住。六叔荀爽的年纪,就很难连续弹琴一个时辰以上,因为体力支撑不了。
翌日,拂晓时分。主街道被上朝的大部队占据。车声辘辘,人马喧嚣,整座皇城在朝阳下渐渐苏醒。
公卿百官三三两两,在朝房中等待早朝。
荀彧在仪门处下车,步行走向朝房,陆续有官员、内侍跟他打招呼,无论是否相识,职位高低,荀彧都温和地行礼,一视同仁,没有半点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