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水、慕容青同上官晴霁是少时的情谊。
卢照水刚入江湖时,没钱,穷游至羽州,在一个大户人家墙根底下啃馒头想对策时,隐隐听到女孩的哭声。
他爬上墙,瞧见一个梳着双螺髻的小姑娘在院子里抹眼泪。
他看那小姑娘实在可怜又可爱的,想叫过来安慰一番,但又怕引来这家的护院,于是就忍痛揪了点馒头,朝那小姑娘扔过去。
小姑娘的额头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她抬头,瞧见自己家墙上坐了个很俊俏的少年。
卢照水冲她比了个“嘘”,她鬼迷心窍地也没有喊叫,卢照水冲她招招手,她又鬼迷心窍地走了过去。
卢照水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她呆愣地看着少年,回道:“我叫上官晴霁。”
卢照水小时候被绿婵姑姑压着背古诗,绿婵姑姑还为此开创出个游戏,叫“看字对诗”,于是他后来,一听到姑娘名字就要会下意识去脑海中寻古诗,“何日开晴霁,消除万斛愁,好名字,晴霁妹妹,你哭什么?”
“我养死了我娘的花。”
“就这个?”卢照水看着她说着说着还要再哭,忙问道,“什么花?”
小姑娘擦擦眼睛,“剑兰。”
卢照水思索了一会儿,又看了看日头,安慰道:“小妹妹,你先别哭,大概日落时分,你在这等我。”
说完,他便从墙上跳了下去。
他跑到一个花摊上,巡视了一番,指着一株张势很好的剑兰问:“这个多少钱?”
老板竖了五个指头。
穷人卢照水诧异,“五钱?”
老板摇摇头。
穷人卢照水拍拍胸口,“我说嘛……一朵花而已…怎么可能这么贵……”
“是五两!”那老板指点着那株剑兰道,“您看玩笑一样,这剑兰,您看看这品种,这长势,怎么可能五钱?我疯了还是您疯了?”
于是,自己吃饭都只吃馒头的卢大侠,去大街上表演胸口碎大石了。
傍晚时分,他满身石灰地将那株剑兰交给了小姑娘。
也因此和小姑娘成了朋友。
他叫她晴霁妹妹,她叫他寻朗哥哥。
而慕容青,纯粹就是不打不相识。
他抢了卢照水攒钱送给上官晴霁的十二岁生日礼物。
被卢照水追杀了上千里。
后来三人阴差阳错成了好友,也是清奇。
慕容青道:“你不信我,总得信明月吧。”
卢照水最终还是上了马。
他们此时正处于云川和羽州的交界地带,还要再行百里,才能到达明月山庄。
作者有话说:
林中鹤:你还有多少青梅竹马是我不知道的…
第113章 归普陀北堂庄主
“阿九。延寿丹还有几颗?”
北堂子伸出一只手放在林中鹤的鼻下试了试。
还有鼻息,只不过微弱些。
阿九端着盆侯在一旁,“还有五颗。”
“够了,拿两颗出来,捣碎了与我带来的阴阳草混在一起,煎了一起拿来,给你家公子灌下去。”
普陀山庄四季都如春天一般,即使旁的地方到了冬天,普陀山庄这里也不过是初秋时节的温度,可观鹤楼中却烧着好几个炉子,阿九才进来没多久便大汗淋漓。
林中鹤却依旧浑身冰凉。
阿九带着哭腔,“北堂大哥,我家公子会没事的吧?”
北堂子转头看着他,他自己尚可以用内力勉强维持自己在这如火炉一般的屋中不至于满头大汗,可阿九内力不如他深厚,他额头上的汗几乎贴着脸颊滑落下来。
他的眼神又是如此地期待和信赖。
这让他微微愣了一下。
但他很快就缓了过来。
阿九不过是个孩子。
小孩子无助且害怕的时候,会迫切地想要找一个自己信赖的人要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寻求安心。
他这么想。
他将林中鹤的被子盖好,起身,揉了揉阿九的头,“把盆放下,先出去再说。”
二人站在屋檐下,天光早已大亮,天气好得不得了。
阿九问他:“我要现在去煎药吗?”
北堂子摇摇头,“先让你家公子出些汗,我又叫人送了几个火炉进去。”
阿九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颇为忧心道:“房间里这么热,公子都被蒸熟了!”
北堂子本来还挺担心,被他这一句逗笑,用手指敲了敲阿九的脑袋,“不至于,没到把人蒸熟的地步,你家公子中了毒,毒虽不重,但他体内又有积攒多年寒气,需要靠流汗给逼出来。”
“中毒?!”
北堂子看他那一蹦三尺高那样,不禁询问道:“你天天跟着你家公子,你不知道?”
阿九一下子就蔫了,他低头,扣自己的手,“是我没用……我连这个都不知道…公子的药都是我煎的,也是我送过去的,我都没发现公子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