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儿摸了摸孙子的头,“等会我回你外公那里,看能不能借到一些大米,回来给旺儿煮米汤喝。”
刘晓明和林爱花保持沉默不回答,显然不反对王盼儿的话。没有办法,大人可以饿着,小孩可不行。
刘晓明听着外面雪落的声音,还是不放心娘亲自己一个人出门,“娘,等会我跟你一起去。”
王盼儿应了一声,让儿子收拾一下,等会就出门。
她回到自己的房中,从箱子里找出最厚的衣服,往身上套。
刘建军一进门就看见她在穿衣服,疑惑道:“这么冷的天,你要去哪里。”
刘建军以前只在喝酒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对她使用暴力,其他时候对她的态度还是可以的。所以王盼儿对他一直怀有希望,认为她的丈夫有一天会变好。
“我回我爹那里,看能不能借到粮食。家里的粮食快吃完了,旺儿现在饿得一直在哭,等不了了。”王盼儿手脚利落地把自己收拾好。
刘建军坐在床上不搭话,黑着一张脸,显然是想起了之前和岳父家的那场闹剧。
他当时从他娘嘴里知道岳父他们已经把钱还了,产生了一丝懊悔,但是很快就消失了。他怨恨李夏夏不顾及他的面子,将他绑在门外,任人取笑。
但是他婆娘说得没有错,家里没有粮了,不去借粮,这日子就没法过。他刚刚出门跟人借粮,每个人都在找托辞,言外之意就是没粮可借。
他只好生气地空手而归,现在王盼儿要去借粮,他实在没有那个骨气去阻止她。
王盼儿也不需要刘建军的回答,喊上刘晓明就着大雪天赶紧出门,好早点回来。
雪花落在两人的头上,把头发冻得结了一层霜。
“娘,你说外公会借粮给我们吗?”刘晓明回来之后从他媳妇那里知道的事情的经过,生怕外公一家对他们有怨恨不肯借粮。
“不会的,我是他的女儿,他但凡有粮,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饿死。”王盼儿对王老头的为人心中有数。
母子两人赶到李夏夏家时,衣服上已经积了很厚的一层雪。
李夏夏听到敲门声还很意外,大雪天的谁会来敲门。
打开门一看,这不是王盼儿和她的儿子吗?
李夏夏热情地开口,仿佛上一次见面的不愉快都没有发生过,“这大冷天的,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
李夏夏帮王盼儿拍落身上的雪,然后大声地喊:“爹,你看谁来了。”
王老头闻声,从温暖的被窝下来,披着厚衣服出来。
“盼儿,你怎么来了。”王老头看见女儿在这次灾民闹事中安然无事,内心十分高兴,嘴角上扬。
王盼儿也没有那么厚脸皮,一上来就说出她的目的。
“我就是太久没有来了,有点想念爹你,就带着儿子过来看你了。”王盼儿扯了一下刘晓明的衣服。
刘晓明赶紧上前喊道:“外公。”
王老头都一年没有见过这个外孙,眼底的笑意都藏不住,“长高了,也壮了,好啊!”
家里不缺柴,所以李夏夏隔一段时间就烧半锅水,方便家里人有热水或者温开水喝。
李夏夏看着锅里的水,已经逐渐放凉,十分怀恋热水壶的存在。感谢一切伟大的科学家,造福人类。她好希望这个世界科技进步能达到她现代的世界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行啊!
“喝一些水,暖暖心窝。”她盛出几碗温开水,把水放在桌上,招呼他们喝水。
王盼儿陪着她爹说了一些家里长短,这才慢慢进入正题。
第七十四章
王盼儿别扭地开口:“爹,前段时间家被雨水冲毁了,家里好多粮食被泡进水里,冲走了。”
她不知道出于啥心态,并不愿意向娘家人说清楚她的现状。
王老头一听就急了,这年头粮食多珍贵,看见粮食就这么被糟蹋了,内心那个心疼啊!
“那你家的粮食还够吃吗?”王老头皱着眉,担忧地说道。
王盼儿一脸纠结,小声地开口:“快没粮了,旺儿也因为饿,哭了好几天了。”
刘晓明缩着头,保持沉默。
王老头看了一眼李夏夏,缓慢地开口;“家里还有一些粮,你拿去应应急。”
王盼儿听到王老头的话,心中感叹:还是她爹对她好。
她忍着哭意,也看了一眼李夏夏。
李夏夏心想:都看我干嘛!我没说不给粮啊!我又不是一个心冷的人,怎么可能看小姑子受苦受饿,见死不救。
李夏夏握住王盼儿的手,“中午就在这里吃,等会回去的时候,我给你拿一些粮食回去。家里还有一些大米,我也给你拿一点,回去煮给孩子吃,小孩可不能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