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他等回来再吃。
一家人连同菊婶和力叔都去了,庄黎以为他们是第一个到的,没想到到学堂后发现门口站满了人。
村里的小娃娃知道今天开学,都央着自家家长早些来。
许凡搬了张桌椅到院子,聂夫子敲下桌子,门口闹嚷嚷的声音瞬间停止。
聂夫子:“排好队,一个一个上来,说名字,年岁。”
众人赶忙排好。
“我家孩子叫......”
“让孩子自己说。”聂夫子摆手道。
那孩子也不怯场,奶声奶气的:“我叫张小雨,四岁了。啊娘说生我那天下了一整天的小雨。”
聂夫子满意的点头,登记好后不忘夸赞:“很好,记得好好学习。”
“好。”
“我叫......”
很快就到了小渔儿,庄黎没陪着,小渔儿大大方方上前:“夫子好,我叫庄渔,今年8岁。”
“很好。”聂夫子问她:“听说你认字?”
“嗯,是的,是我师傅教我的。”小渔儿满脸骄傲。
聂夫子笑笑:“你也很厉害,晚点我考考你。”
“谢谢夫子。”
小半个时辰后,登记完,庄黎在旁边瞧着,村里适龄小孩都来了,就连庄飞都在。
庄老二一家看见他都冷着脸,庄黎也不在意,随他们去。
第119章 大结局
登记完学生,聂夫子直接把人分成两个班,七岁以上的一个班,七岁以下的一个班。
早上三堂课,下午两堂课,一堂课半个时辰。
下午若是有事可不来。
分配完学生,聂夫子跟金宝带着各自的学生回教室。
教室里已经备好学习用具,庄黎提前让人做好沙盘,先在沙子上写字,夫子说可以后才能领纸笔。
庄黎跟其他家长一样矮着身子到窗户边上偷看。
小渔儿身量不算高,坐在第二排,两手叠在一起,正认真听夫子训话。
训完话,聂夫子便开始教学。
下面的小娃娃们跟着夫子一字一顿的念,念完都瞪大了眼睛看夫子写字。
庄黎跟左齐明看了会又溜到金宝的教室,他的进度就慢多了,这会才说到他的名字。
金宝来村里挺长时间,他脾气好,兜里又总是有吃的,村里的小娃娃都喜欢跟他玩,如今做了夫子,小娃娃们仍还当他是之前的大哥哥。
金宝努力板起脸说在课堂要叫夫子,纠正了好几回,小娃娃才奶声奶气的改口。
庄黎低头闷笑,左齐明捏捏他耳垂,拉着他回家。
“我还没看够呢。”庄黎脚尖提走前头的小石子,笑得眯了眼。
“不是要给他们准备吃的嘛。”左齐明提醒他。
“哦,对对对。”
庄黎想起来了,他答应过小渔儿他们今天庆祝,要做没吃过给他们吃。
庄黎决定教菊婶做炸鸡排,炸鸡柳和鸡米花。
中午下学回来,小渔儿和金宝闻到香喷喷的味道,两人对视一眼,一同朝厨房跑。
菊婶已经做好,等人回来就能上桌。
一桌炸货宴,一家人吃得大快朵颐。
日子一天天平稳的划过,谷子很快就到了收获的时候。
长岭村家家户户谷子长势喜人,附近邻村的人时不时来瞧上几眼。
许盐生早告诉他们下次可以来村里买谷种,他们都瞄好了要买谁家的。
许多人都看上庄黎家的,可惜庄黎家的方仲璟早就有了计划,众人无不可惜。
今年庄黎不打算让左齐明忙活太久,他在镇上请了十三个人来家里收稻子。
左齐明只用安排好人即可。
家里的水果也吸引更多人前来,京城只运一次,其他的都由村里村外的人运去各处贩卖。
交完税,方仲璟亲自带着谷种回京。
十月初,庄黎收到一封信,信中说圣上册封庄黎为岁丰县子,属于正五品,但无实职。
十一月,正式受封。
除了圣上亲赠牌匾,还有千亩良田和几十种果苗。
还有几箱子白银在一个月黑风高夜被秘密抬到堂屋。
庄黎......
该说不说圣上想得真周到。
千亩田地除了种水果和稻子用了五十亩,其余的庄黎都租赁出去。
每个季度跟左齐明去收租。
闲时,村子里许多户人家都趁着有时间开始建房子。
大家都没请人,你帮我,我帮你,年底,家家户户都是崭新的青砖大瓦房。
学堂里除了小渔儿下午要跟胡老头学医,其他小娃娃们也不再下午帮家里干活,而是都在学堂上课。
三年后——————
谷种越来越多,整个县城和周围的村镇都种上了庄黎的谷种,产量也一年比一年高。
如今的亩产在三百三十到四百之间。
水果和蔬菜也开始有人种,只要是庄黎改良过的,全都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