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她相公觉得酒席厨子做的菜不好吃,这么一对比下来,厨子做的菜,确实不如苏晚晚做的。
吃了一会儿,红糖发糕也差不多蒸好了。
下人们帮着端上了桌,一股清甜的香味儿,顿时弥漫开来。
光是看着红糖发糕的卖相,就忍不住想大吃一顿。
这是苏晚晚第一次做发糕,家里的小萝卜头们都还没有吃过。所以一端上来,小萝卜头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老姑,这是什么好吃的呀?”大宝指着桌子上的红糖发糕,问了句。
“红糖发糕,你们尝尝,看看好不好吃。”
“好!”
小萝卜头们迫不及待的伸手去抓,却被苏晚晚阻止住了,“慢点儿,别急。发糕刚出锅,还热着呢,别烫着手,烫着嘴了。”
苏晚晚说着,用筷子帮忙分了一下,一人分了一块,放到各自的碗里。
小萝卜头们对着红糖发糕吹了几口凉气,等着凉下来后,才拿起来尝了下味道。
“晚晚姐,真好吃!甜甜的,还有红枣的香味儿呢。”
“是啊,太香了,软软的,暖暖的,甜甜的,和糕点一样好吃!”
听孩子们说好吃,大人们也尝了下味道。
对于李氏和苏铁柱这种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红糖发糕太合适他们吃了,味道好,吃起来还不费牙。
不像有的好吃的,他们即便想吃,也吃不了,因为牙口不行。
有时候瘦肉嚼起来都有点儿费劲。
这种红糖发糕软软的,吃多少个都行。
大人们和孩子们都爱吃,蒸好的红糖发糕,很快就被一扫而光。
得亏苏晚晚多做了点,要不然肯定不够吃。
加上一桌子的菜,中午苏家人都没吃米饭,光吃菜和红糖发糕,就已经撑饱了肚子。
苏晚晚打算改天再做一些,让家里人吃个尽兴。
……
日子过得很快,陆秀秀过门以后,很快便适应了苏家的生活。
嫁到苏家来,她觉得比在自己娘家过得舒服多了。
入秋后,天气一天天的凉了下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以后,天气算彻底冷了。
家里人都得换上厚实的袄子,要不然容易冻着,苏晚晚也置办了两件新袄子穿上。
见天气冷了,苏晚晚寻思着店里可以推出火锅了。
天气冷的时候,吃点火锅,解馋不说,还能暖和身子。
苏晚晚在推出火锅之前,还给家里人试尝了一下。
火锅不一定附和这年代人的口味,得得到了家里人认同,才能去店里试行,要不然可能会白费功夫。
火锅底料炒起来不麻烦,配好配料就可以。
至于吃火锅的蘸料,比如经典的芝麻酱,香辣酱,油辣子之类的,做起来同样不麻烦。
其实她系统里就有现成的,不过她嫌不如自己做的香,另外和系统兑换还得花钱,不如自己做来的省钱,索性就自己动手做了。
苏晚晚花了一天的功夫,先炒出来了火锅底料,然后制出蘸料来。
苏家人见苏晚晚在厨房里忙了一天,也不知道她在捣鼓啥。
虽然好奇,也没有多问。
苏晚晚经常这样,每次她都是干正事儿的,所以家里人不会打扰她,问那么多。等她忙好,大家自然也就知晓了。
第539章 推行火锅
到了晚上,晚饭苏晚晚给家里人准备的就是火锅。
食材好备,牛肉虽然不好买,可是羊肉好买。
苏晚晚买了不少的羊肉回来,涮羊肉吃也正好不过。
另外五花肉片,千张,豆花,腐竹还有各种青菜也都备上了。
这年代河虾也不难买,苏晚晚买回来,做了点虾滑。
除了牛肉之外,基本上大概吃火锅所需要的食材都能备起来。
火锅准备的是鸳鸯锅,一个辣的,一个不辣的。
孩子们不是特别能吃辣,放不辣的锅不至于让孩子们辣着。
有的食材也适合不辣的锅底,所以两个备着,想吃什么锅直接涮哪个锅便成。
酱料怕家里人不知道怎么配着吃,苏晚晚也帮忙调好了。
辣酱和不辣的酱各一份。
涮好的羊肉沾着芝麻酱吃别提多香。
苏家人看到苏晚晚端着一个口锅上来,剩下全是生菜,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不禁有些好奇起来。
“晚宝,这是啥吃法?怎么菜都不烧直接给端上来了?不用放锅里煮吗?”李氏好奇的问道。
“阿奶,不用,咱们一边吃一边一边煮。
烫熟了夹起来,蘸着蘸料就可以吃了!”
苏晚晚说着,怕家里人不理解,便放了点小青菜还有羊肉卷到了锅里。
不到一分钟的功夫就烫熟了,烫熟后,苏晚晚将羊肉夹了出来,沾了蘸料喂到了李氏的嘴边,“阿奶,你尝尝,觉得好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