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隔的远了,走动起来确实不方便。
平时宋远兄妹经常在苏家吃喝,隔的远了,来回跑动,会麻烦许多。
两家继续当邻居,以前在乡下怎么样,以后也就怎么样。
两家买好新宅子,没有立马搬进去住,而是准备挑一个良辰吉日,再乔迁。
古代进新家非常讲究,必须挑一个好日子才行。
合适的日子,至少得等到半个多月后。
好在两家暂时也不急着搬家,在乡下多住一阵子,也无妨。
正好,新买的宅子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添置的东西,这段时间都给置办好。
苏宋两家在城里置办宅院的事,很快便传到了村子里。
村子里人虽然震惊,不过也觉得是情理之中。
两家现在在城里开了那么大一间酒楼,生意又那么好,肯定挣了很多钱,有钱了,去城里买宅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有钱了,谁不想住到城里去?乡下穷乡僻壤的地方,有啥好呆的?
一时间,村子里羡慕的人有,嫉妒的人也有,酸言酸语的人更有。
至于外人怎么说道,两家人都不在乎。
嘴长别人身上,他们又没办法限制别人说什么。
苏家置办好宅院,是件大喜事,没多久,又迎来了另一件喜事。
那就是苏大秋打算和江氏成亲,正式把江氏娶过门。
过了这么久,快半年的时间,苏大秋和江氏之间的感情又更近了一步。
苏大秋找到机会,向江氏表明了心意,江氏也对苏大秋心生爱慕,现在苏大秋和他主动告白,两个人便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然后相处了一段时间。
两个人相处的这段时间,江氏更觉得苏大秋人很好,老实憨厚,勤快踏实,对她两个闺女也非常好。相比较张大牛那个亲爹来说,苏大秋这个“后爹”做的更加称职。
而苏大秋也觉得江氏人很好,温柔贤惠,勤快能干,对他还体贴。
能娶她做媳妇,绝对是他的福分。
两个人相处了一段时间,苏大秋下定决心,要将江氏娶回来,给江氏一个名分,然后带着江氏和两个闺女,过更好的日子。
两个人合计好,苏家人也盼着苏大秋能早点成家,就想趁早把婚事办了。
两个人的婚事办好,过几天就能一块儿搬到城里住去了。
由于两个人都是二婚,依着苏大秋和江氏的意思,婚事一切从简,只需请族里的亲戚,还有平日里交好的邻居朋友,吃几桌饭就成。
第495章 张大牛来要钱
如果是头婚,操办的隆重一点,那是必须的。
二婚,两个人半途搭伙过日子,如果大肆操办的,只会让人笑话。
苏大秋和江氏,都不是那么在意形式的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能好好过日子就行。
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
见苏大秋和江氏两个人都不讲究,苏家便不打算大肆操办了。
如果两个人想办,以苏家现在的财力,办一场体面的酒席,轻而易举。
两个人的婚事虽没有大肆操办,但苏家该准备的东西一样没少,没有委屈江氏,诚意满满。
李氏拿了些钱,让苏大秋带着江氏去城里,置办几身像样的新衣服,添几样首饰。
他们苏家娶媳妇儿,一直是这个规矩,之前家里的儿子孙子娶媳妇,也都是如此。
倒是江氏推辞不接受,觉得自己一个二婚的女人,还带着两个闺女,能嫁到苏家这样的好人家,本就是高攀了,哪儿还能奢求更多。
苏家人能接纳她,她都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好意思让苏家花钱,给她添置这么多东西。
最后在苏大秋还有李氏的劝说下,江氏实在拒绝不了,才同意买几身衣服,添置几样首饰。
苏大秋不光给江氏买了衣服,连带着江氏的两个闺女,也一人买了一身新衣服。
对江氏的两个闺女,苏大秋都是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江氏对此非常感动,感叹自己嫁了一户好人家,不光男人好,婆家人也好。
和以前在张家的日子比起来,简直云泥之别。
江氏也没想到,她一个没人疼没人爱,在婆家受尽委屈的女人,和离以后,还能迎来第二春。
也正因为如此,江氏无比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与张大牛和离。
不然如今还在张家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哪能有幸遇到苏大秋。
苏大秋和江氏要成亲的事儿,很快就在村子里传来了。
之前两个人接触的隐蔽,所以村里也没人知道两个人在一起的事情。
现在突然放出消息来,让许多人都无比震惊。
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感叹江氏的好运气。
嫁到苏家去,后半辈子都等着享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