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种田文里当中医(150)

作者:醉千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芸一想到过年就莫名激动,她很早就醒了,吃过早膳后一直在外头堆雪人, 还自言自语地跟雪人们一块玩角色扮演。

纪应淮去给立夏打热水洗脸,一开门, 就瞧见了院子里头整整齐齐列着队的雪人阵。

“……?”

八乘八的方阵,一共两方,面对面地杵着,好大的场面。

纪应淮有点震撼。

“小芸元帅,把毛手套戴上再玩, 要不该长冻疮了。”

小芸从领队的大雪人背后探出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脑袋,她朝师父挥了挥手,“戴上了戴上了, 师父放心,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统帅下的英勇战士是不惧严寒的, 因为我们有钢铁般的精神!”

“好, ”纪应淮忍不住笑了一声, “元帅英武神勇。冻疮膏在壁柜第二层, 够不着的话边上有椅子。”

“知道啦。”小芸元帅朝他比了个帅气的手势。

太子一家清早就被皇帝召去宫内了,王府内虽然布置得很有过节氛围,但主子不在府上,难掩冷清之感。

洗漱完用早膳时,纪应淮问立夏要不要去新家跨年。

那边该有的东西都有,装修是两人一块敲定的,比小院温馨也更宜居。日常有家仆在那儿打理着,屋里上漆的气味该散去的也散干净了,这会过去住正正好。

安立夏自然是同意的,他正愁着在哪儿祭祖呢。

他们爹娘的坟都在村里,这会赶回去显然不现实,但也不能随处找个地方祭拜。

中元节那会在小院烧了纸,安立夏心里总觉得不太合适。当时刚来京城没多久,无处可去,算是局势逼人。

这大过年的,自己家又建好了,还在王府里头烧纸的话,怎么想都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稍微理了点东西,他们就上车去了新家。

小芸元帅离开了自己的雪人士兵们还有点不舍,但一看到马车里香香甜甜的糕点和边上摆着的小红灯笼,她顿时就把院子里的方阵抛到了脑后去。

“芸姑娘。”到地儿时,柱子悄悄喊住了小芸。

小芸仰着头,“柱子哥哥,怎么啦?”

“你要不要玩小摔炮,”柱子问道,“老爷让我去买点烟花晚上放,刚过来的路上,我看京城里好些孩子在玩那东西,想着你要是喜欢,我也给你买点回来。”

“要!”

小芸欣喜地蹦了两下,“我想玩的,谢谢柱子哥哥。”

“好嘞,等会拿回来了就给咱芸姑娘送来。”柱子拿着纪应淮写给他的购物清单,出门去了。

温暖的炊烟自屋顶飘入寒风中,因为要祭祖,这会小厨房已经在忙碌地准备餐食了。这府上的下人都是柱子亲自去挑的,他办事很稳妥,买来的侍从们都很勤快,手脚也是如出一辙的利索。

瞧着里外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的宅子,纤尘不染又透着生活气息,一进里头就觉得温馨舒适。

安立夏在书房里,他摩挲着架子上摆得满满当当的书籍,眼里藏着欢欣。

这些都是纪应淮自己去书铺买回来的。里面有科考相关的,也有医学相关的,并排放在一块,就像他俩在一起一样和谐。

“师母,”小芸捧着一沓红纸进来,“师父让我和您一块写对联,还要写福字。”

“你师父在做什么,他怎么不过来?”安立夏问。

小芸把卷好的纸张平铺在桌上,拍了拍手上沾到的红粉,道,“厨房阿嬷只会包饺子,不会做馄饨,师父让阿嬷揉好了面团,现在在切馄饨皮,准备一会自己包。”

南北方的差异还是挺显著的,他们那儿祭祖的菜色也与京城不一样,纪应淮想着要做就好好做到位,干脆自己上手操办了。

“师母,师父说您写字很好看,指明要您亲手写福字呢!”小芸给他拿来笔墨,站在边上期待地看着他。

安立夏垂眸执笔,耳根微红,“没有很好看,别听你师父瞎说。”

那浓黑的墨在鲜亮的红纸上蜿蜒,顷刻间,笔下就出现了一个漂亮的福字。

“师母,”小芸惊叹道,“您别谦虚了,这还不好看的话,我那蚯蚓字干脆烧了得了。”

她把写好的红纸收走,放在边上晾干,又换了张新的用镇纸给安立夏压在桌上。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师母,让我多看看,说不定我就有长进了!”

安立夏笑着故意放慢了些动作,让小芸看得更清楚些。一连写了六七张福字,算着前后门全贴上都嫌多了,他才开始写对联。

年少读书时,家里的对联几乎都是他写的。他爹会先在外头打听一圈,然后回来告诉他要写什么内容可以给家里招财,什么内容是寓意保平安。

有回上门拜年时,纪应淮瞧见了他家门上的红条条,直夸这笔锋有大家之范,还问他是请了哪位高人写的,能不能给纪府也写两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