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眼神暧昧地望着他,“左某盼望着能成为六殿下的人。”
第41章 如此嚣张吗
慕容胤呵呵一笑,上辈子轮他主政时,京中这些高门已经换了几轮,不是因各种各样的罪名被皇帝抄家灭族,就是在战争中举家迁徙,门第颓落。若他没记错,左襄应是此次持节入蜀的主官,归国途中为乱兵所杀,其后不到半年光景,左敬安在狩猎时堕马受了重伤,不治身亡,至于面前这位左大人,后来出使北境,因和谈破裂,死在异族的乱刀之下。
左连话虽说得半真半假,心意却用了十二分,他原本对这位六皇子颇有几分轻视之心,只觉他想讨君王欢心却处处不得法门,身旁缺少可堪倚仗的势力却端着架子对谁也不肯低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六殿下可一头也不占。
就连这次主动请缨入蜀,也被他当作是不谙世事的笼中鸟儿贪功冒进之举,但一出京城,殿下就将他按在马车里沉着脸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件,西蜀一行,性命比功劳重要。
第二件,要他率领使团放慢行程,到达大罗山后,在山外就地驻扎,等他七日。
第三件,七日内若他归来,说明此行诸事已了,若他七日不归,使团立即回国,绝不可再往前一步。
殿下说,若你肯听我的,这一趟保不了你升官受赏,定然保你毫发无伤回到京都,否则你有个三长两短可别指望我动手埋你。
殿下还说,什么也别问,大罗山外等我便是,我若七日未归,你即刻返程,回京便说谯氏已将我杀了,遣你回来复命,皇帝必不会加罪于你。
殿下说完这些就走了,就在燕京城外,离了使团,一去无踪。
他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在路上走了十余日才到达两国交界,又依言在大罗山外等了七天。
听闻蜀地风景独好,可惜隔着一座大山,连片奇花异草也未见得。
殿下是在第七天夜里回来的,巡逻的侍卫发现时,人已经奄奄一息,身上的血浸湿了山坡上大片的青草地。
殿下带回来一颗人头,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东西在哪儿,非得瞧见了东西才肯闭眼歇息。
回到京城,殿下进宫复命,只说路上听闻谯史遇刺,蜀中内乱,故而中道折返,白跑了一趟,挨了皇帝一顿臭骂。
唯使团上下,毫发无损,原以为有去无回的一趟差,就这么无惊无险地结束了。
他不会蠢到去追问殿下带回来的人头是谁的,带回京城又交给了谁,蜀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那些惊天动地的事又跟殿下有几分关联,他只清楚一点,高官厚禄也好,千金重赏也罢,旁的主子千方百计只为教人甘心赴死,眼前这位殿下却偏要担起天大的风险,给所有人谋一条活路。
“你方才想到的那个办法就不错,若当真查到你府上,大不了你就说是受我指使的。”
“殿下切不敢开玩笑!”左连回过神来,听人戏语,吓得不轻。
“左氏一门虽算不上权宦之家,却也是天子近臣,世代清贵,这点小事就吓得失了章法,与其在此担忧祸从天降,不如回去好好收拾家中子弟,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左连肯定,他从前一定是瞎了,否则怎会觉得六皇子没有皇家气度。
慕容胤事不关己,正要离去,左家的仆人又在此时匆匆赶来。
“少爷!”
“左寅?出了什么事?”左连望向来人,他交代左寅留意京兆府的动向,这小子一晃眼的功夫却又跑这儿来了。
“少爷,京兆府抓到刺客了!”
“什么?”左连变了脸色,“抓到了?”
“毕凡毕大人在距离行刺地点不到两条街的地方抓到了重要嫌疑人。”
“什么重要的嫌疑人?”
“此人被衙差拿住后,既不肯通报姓名,也拿不出户籍凭证,且他出没地点距事发地很近,衙差判断有重大嫌疑。”
左连担心会是小弟带出的家将,不安地追问了一句,“那人长什么样子?”
“看着是位俊俏的公子,年纪很轻,穿一身青布衣,哦,对了,左眼下有一颗红痣。”
仆人话音刚落,慕容胤却变了脸色,“糟了!”
左连见他二话不说,拔腿就走,不知为了什么事情,“殿下何往!”
“有事要办,你自便吧。”
年前赵唐协助京兆府调查城外婴孩失窃一案时,府尹刘恕见他手下的大理寺丞毕凡头脑灵活,办事利索,赵唐被革去大理寺职务后,老府尹以为毕凡是个人才,便请旨将他调来了京兆府。
毕凡敬佩老府尹忠正耿直,一心为公,可遇事他还是更愿意找自家大人商议。老府尹三代帝师,德高望,重满朝文武望尘莫及,处事却颇有些不知变通,赵大人眼下没了乌纱不假,可他坚信以大人的聪明才智,一定很快就能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