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缓缓坐下,却不知该如何挑起话题。
贝季风率先开口,“林希老师……”他唤了一声对面的青年,“谢谢你发了视频,对我们帮助很大。”
“我只是说了事实。”林希说道,他的声音就和他的体格一样轻飘,仿佛一阵风就能被吹散,“简安楠已经转达过你的谢意。我今天来是想说另一件事……”话至此,林希又歪了歪脑袋,犹豫不决,“可能也不算另外一件吧。”
贝季风体谅地笑笑,“没关系,你直接说就好。”
他看得出来,与人沟通这件事并不是林希的强项。
沉默持续了一会儿,林希低头,视线集中在自己的指尖,“我想问,你还愿不愿意把《亲爱的犯人》拍成电影。”
始料未及的话题令贝季风难以掩盖自己的惊诧。浅棕色的眼瞳微瞪着。
林希没看他的表情,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去电影院看了《破光》,很好看。”
“你拍的东西根本不能看!这是什么玩意儿?你真的会拍电影吗?你知道自己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两年多前,同样的人,截然不同的评价浮现在贝季风的脑海。
对于当时林希的愤怒与贬低,贝季风依旧历历在目。即使后来他明白对方针对的是糟糕的抄袭剧本,而非他的电影,可如此直白的打击还是曾让贝季风一蹶不振,不断怀疑自我。
大约是想起了相同的事,林希的脸颊因羞愧而有些发红,“两年前的事,对不起,也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发现,我或许已经……”他没说下去,顿了顿,转而道,“我说的那些话、我无法接受的东西都源于陆俊的剧本,与你无关。”
“我知道。”贝季风平和地回答,“你不用向我道歉或抱有歉意,是剧组有错在先。”
林希抿着唇,“那你还想拍它吗?”他抬起眼眸,像警惕的小兔子,又似是纯真的梅花鹿,观察着贝季风的反应。他明白,在贬低过贝季风曾经的作品后,如今再提出这样的疑问,着实有些不合时宜,可这么多年,林希始终保留着那部作品的影视版权。
不是不想看它被拍成电影,相反——《亲爱的犯人》这部作品于林希而言有太过沉重的意义,所以,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导演完成它。
贝季风沉默了片刻。
半晌,他的肩膀松了松,目光闪烁,“想。”他坚定地回答道。
第53章 讨论
最初收到陆俊递来的剧本的时候,贝季风只以为那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奇幻悬疑故事。
主人公岑月在一家Live house的后台离奇中毒,陷入昏迷。尽管他的心脏还在跳动,但已经被医生认定为脑死亡。岑月的灵魂离开了插满仪器的肉体,在街道上飘荡,机缘巧合之下,偶遇来到人间摸鱼的孟婆阎思,误喝了其携带的孟婆汤,致使生前记忆残缺不全。
阎思为避免被顶头上司酆都大帝知晓自己偷溜到人间,而将岑月的灵魂依附到乐团主唱秦风的身上,并协助岑月找回自己的记忆。而秦风,在孟婆的忽悠下,逐渐接受了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岑月的存在。
两人在一点一滴拼凑过去的同时,互生情愫。在秦风的追问下,孟婆告诉他们,只有找到毒害岑月的凶手,通过以命抵命的方式,才能让岑月的灵魂返回肉体,而他们才有在一起的可能。
于是,秦风开始调查岑月被毒害的真相……
故事至此,剧本与原作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当时《亲爱的犯人》尚未公布真凶,而在陆俊剧本中,毒害岑月的凶手被设定成了秦风。
坦白说,贝季风曾认为这个反转很漂亮,也解释了为什么茫茫人海中,阎思偏偏选择秦风作为岑月暂留人间的媒介——因为他们通过杀害与被害的关系有了不可分割的牵绊,而悲剧性的结局往往更令观众意犹未尽。
可是——
在林希找到剧组之后,贝季风仔细拜读了原作小说《亲爱的犯人》。
尽管连载尚未结束,但只要反复阅读、用心探索,就不难发现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压根不是与陆俊续写的结局南辕北辙。
“为什么不请简安楠拍?”贝季风问出心中的疑问,“你们合作过很多次,每一次的票房成绩都很漂亮。”
林希低头,闪了闪眼眸,“他拍不出我想要的感情戏。”他说得很直白。
这话不假。
简安楠的风格就是在庞大的世界观中上演一个个紧凑又快节奏的故事,剧情往往跌宕起伏,反转再反转,一层层抽丝剥茧,吊足观众的胃口,但在人物与感情线的刻画方面,贝季风略胜一筹。
简安楠的作品能让观众屏息,却很少产生共鸣。而贝季风仍旧坚持好的电影,即使结局落入俗套,也必须让观众在镜头中找到共鸣,在共鸣中寻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