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游淮你看,我画了你。
游淮的视线就从她的脸上挪到她本子上。
她画了一只垂着尾巴蹲在垃圾桶旁边的小狗,甚至还画了一个肉骨头。
她笑眯眯地等着他反驳她,然后两人惯例吵嘴打发时间。
但游淮没有,他有些突兀地说了一句,“还是不行。”
陈茵问他什么意思。
他没回答,只是伸手推开她凑过来的额头,在心跳如擂鼓中对自己回答。
还是不行。
没有什么再而衰、三而竭。
她看向他的时候他喜欢,她跟他讨论别人的时候他也还是喜欢。
他的喜欢坚不可摧,不需要概率性的词作前缀,现在就可以给一个最肯定的答复。
他肯定,不会有人比陈茵更适合他。
他也肯定,自己不会喜欢上除了陈茵之外的人。
然后愿望就好像乘坐了反方向的列车终于知道自己返航。
陈茵说她喜欢他。
他们交往。
报考同一所大学。
做着所有情侣都做的事情。
也像所有普通情侣那样,分手。
分手后游淮最介意、最抱歉的事情就是,分手那天是她生日。
他们在她的生日分手。
所以,他的生日她不送上任何祝福当做不知道、忘掉,他都无所谓。
没有关系,总是需要平衡。
只是也会有些可惜,交往的时候陈茵什么都问过,就是没有像别人那样问过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的。
分手第一年。
他难过的时候看了很多电影。
但是没找到和他们相似的主角。
分手第二年。
他开始接受分开的原因是自己不够成熟。
他去了很多地方旅行,买了很多纪念品,摆满了自己的次卧。
生日礼物堆得很高,但是祝福电话从来没有打通。
分手第三年。
他开了画廊和书店,在离她工作很近的地方。
但不太幸运,他们很少碰见。
这一年十二月格外冷。
他坐在‘不开'ktv,听他们唱听烂了的曲目,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陈茵没来、陈茵不会来’中终于接受分手其实就是避开对方出现的所有场合。
但是。
——门被推开了。
*
如果陈茵能注意到。
复习资料被撕掉了一页。
上面写着:
——那就,做坚定的唯陈茵主义。
这是游淮最后一个。
众所周知的公开秘密。
「番外」有请新娘亲吻新郎
陈茵和游淮的婚礼办了两场。
在绥北的这一场主要是宴请他们爸妈那边的亲戚朋友,在绥北最大的酒店包了场,陈茵原本把这件事想得很简单,无非就是穿个婚纱走个过场,敬个酒听别人说一些祝福的话就算完事儿,因此在夏思怡问她会不会有婚前焦虑的时候,她还挺乐观地说怎么会。
结果婚礼前夕她就后悔了,蒋琪筝在她房间挂了很多气球,布置得非常喜庆,当时她还拍照发了朋友圈专门提醒游淮来看问他梦不梦幻,游淮还没改口喊老婆,有些担忧地问你晚上睡觉怎么办,陈茵在凌晨三点被气球一个个爆炸的声音吵醒时明白了游淮的意思。
她醒了就再也没能睡着,凌晨四点半的时候化妆师和造型师过来,蒋琪筝请了厨师专门过来做饭,陈茵踩着拖鞋下楼看见一群人吃着热乎乎的早餐,进厨房也想盛一碗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婚纱,脚步又停住,揉着太阳穴告诫自己要做最美丽的新娘,绕道去冲了杯麦片又喝了半杯热牛奶。
早上六点所有准备工作结束,陈子芥和蒋琪筝两边的亲戚陆续到达,大人小孩儿全都涌进来,胆子大的小朋友围上来说姐姐你好漂亮,又伸出小手想摸摸她的脸,急忙被旁边喝水的化妆师拦住,陈茵刚笑着哄完这边说你也是个很可爱的小朋友,那边就又有个调皮的小男孩推搡别的小朋友被妈妈教训得哇哇大哭。
陈茵一阵头晕目眩,身体后仰看向站在门口同别人聊天的蒋琪筝 ,一副气若游丝的样子用口型对她说:妈妈,我要累死了。
结果被蒋琪筝做了个封口的动作,穿着一身红色的蒋琪筝走上来拍拍她的衣服,轻声教训她,“婚礼,大喜的日子你说话注意点儿啊。”说完又拉她起来,带她去和叔叔阿姨伯伯婶婶们打招呼。
陈茵转了一圈之后,觉得跟朋友们办的那一场一定要以简洁为主,形式主义全都免了,不然这种结一次要花半条命的婚真的这辈子结不了第二次。
说起来她又想起两人找婚礼策划公司的时候,负责策划的人员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婚礼,陈茵属于只要是好看的就可以,说白了就是没有要求但意见很多,游淮就只好担任那个提要求的人,按照陈茵的喜好跟策划公司那边提了一堆,最后许是担心无法落实,又补充了一句他没有经验,让策划公司的人看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