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77)

作者:安那代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莱纳德是一个心智不大成熟的人,说得好听了是理想主义者,直白点讲便是巨婴(man-child)。他的心里自有一套认知世界的方式,并且拒绝与外部世界进行任何形式上的妥协,这也是他为什么颇有才华,却难以在好莱坞继续混下去。

在几次课后留下来假模假式地请他指导剧本之后,我很快便摸清了他心中的理想爱情是什么样子——那个女人要懂他的一切。所谓“懂”也不是真正灵魂相交的那种懂,和大多数白人男性一样,他对女人在想什么根本没有兴趣,特别是亚裔女性,在他眼中只是一个会说人话的“宠物”罢了。

百万富翁和商人简单而准确地称这种女人为“奖杯妻子(trophy wife)”,但莱纳德不屑于与那些“俗人”为伍。作为一个文人,他必须要美化内心对女性的物化,才能将自己的爱情套进文学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的模板,于是他将喜欢的女人摆在“缪斯”的位置上,是一尊美丽而珍贵的雕像。他自认为这样便是敬和爱,殊不知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不拿对方当人看待,把对方当做标榜自己的一种道具。毕竟雕像和宠物的性质是一样的,前者还要更加方便一点,不用他伺候它的吃喝拉撒。

他所要求的那种“懂他”,和人对宠物要求的“顺从”是一模一样的。他不会告诉你你该怎么想,但你必须觉得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道理;他痛斥世界不公,你也该痛惜别人不理解他的惊世才华;你和他是邦尼与克莱德,是牵着手一起对抗世界的交情,但这个对抗的世界只能是他想对抗的。你万万不能有自己想对抗的世界,一个雕像怎么可以有思想?

所以,要掌控莱纳德的心思十分简单,只要顺从他的一切,并将这种“顺从”美化为“灵魂相通”,他便会如获至宝一般对我爱不释手。甚至于面对学校“禁止老师与学生有任何私下交往”这条铁律他也愿毫不犹豫地违背,这律条在他心中为我们的关系更蒙上了一层玫瑰色滤镜——我们正一起对抗着这个不懂我们之间的纯洁情感的世界。

所以,在上一次,也就是我们的第三次约会中,莱纳德和我还没有发生过关系便对我说“你就是我等的那一个”时,我是一点也不意外的。文人男性就是喜欢这种廉价的自我感动,我当时看着他,技巧熟练地让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两圈才落下。我轻轻擦着眼泪,说,我也终于找到了你,我爱你。

但我是不会和他结婚的。

莱纳德虽然有美国身份,但有两点他不满足我的要求:一,他太穷了。他带我出去吃饭选的都是些人均二三十刀的西图澜娅餐厅,开的车也是一辆普锐斯,这和我想要的消费水平远不搭界。二,他太麻烦了。这种一厢情愿地沉浸在自己浪漫的幻想里,物化女人而不自知,相信两人是真情实感地相亲相爱的男人,他们很专一。这种专一倒不是因为这个女人有多特殊,他的专一更多是为了尊奉心中那个从一而终的文艺爱情信条。既然专一,那就很难接受婚姻的失败。我需要的是那种当我提出离婚时,他能潇洒地拍拍屁股立马进入下一段感情的男人。他最好能在整段婚姻里都不停地出轨,那样对我来说便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那我为什么还要和他约会呢?

要实在论起和他约会能得到什么,那好像除了成绩之外别无所有。问题是我的成绩并不差,我从不缺课,作业超额完成,上课也十分积极地讨论同学们的剧本。那我到底为了什么和莱纳德约会?

说实话,我也说不准。

和他在一起好似是稀里糊涂地决定的,甚至连“决定”这个步骤都省去了。我在和同学们与他一起的聚会上借着大笑触碰他的手臂,在他的眼神中看见了十分确定的可能性,于是便常常在下课后留下来向他请教作业,每次都借故发生一些肢体接触,亦或是问几个比较私人的问题,让他的防线逐渐被一点点击溃。

有一堂课的一个作业是“塑造一个你不熟悉的人物”,我思来想去,塑造了一个滑滑板的男孩,并利用它去得到了第一次和莱纳德约会的机会。

我拿着作业去和莱纳德说自己一点头绪也没有,那个老师讲的我不大能领会,只有他说的话我才能立马理解。莱纳德很受用,告诉我想要塑造一个人物不能空想,要去实地观察,观察他们的行为、语言,从而摸索出他们的思维方式。

我装作不解地说,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去观察别人,问他能不能手把手教我一下。果不其然,他提议了圣莫尼卡海滩的滑板公园,说那里有很多滑滑板的人。我装作不知道这个滑板公园的存在,惊喜地答应,并说会叫上阿莱茵一起,以放松他的警惕。

上一篇:见青山下一篇:绅士法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