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人原本碍于愧疚才答应楚清秋一个条件,如今仔细想想,还是他女儿更有先见之明。
“你家国公爷的意思是?”楚大人双手背在身后。
梁府下人都不敢看他的脸色,头压得很低,小声说,“按原来时辰发嫁。”
楚大人的脸当场沉下来,“什么意思,他这是要我女儿自己成亲?让我楚家舔着张热脸上赶着嫁进他梁府?”
楚大人冷笑道:“梁国公莫不是还以为梁家还是曾经那个风光无限的国公府吧。”
他儿子是皇子还是皇叔,让女方自己出嫁,真是生生抬高了他自家的地位啊。
小吴氏听说了这事慌忙从后院赶过来,见到楚大人的脸色跟梁府下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脸色当下一白,抖着声音道:“梁家欺人太甚!”
虽说楚清秋不是她亲生,可算着关系,她既是楚清秋的继母更是楚清秋的姨母,哪里看得了自家姑娘受这个委屈。
楚清秋在楚府是嫡女,楚大人在朝中是太子太傅,楚家女儿还没沦落到上赶着求嫁的地步。
尤其是今日若低头妥协,往后旁人怎么看他们楚家的女儿?
“这事莫说我不答应,我家清秋也不会答应,”楚大人把态度摆在这里,让梁府下人回去回话,“跟你家国公爷说,若是不能想出个好法子,这亲不结也罢!”
他甩袖离开,朝楚清秋院里走,小吴氏快步跟在身后。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小吴氏忽然想起来,伸手拉了一把楚大人的衣袖。
楚大人停下来,“今天还能有什么事?”
小吴氏抿了下唇,轻声道:“知道清秋出阁,姐姐今日也来了。”
也就是当年执意要寻思出家的大吴氏,也是楚清秋的生母。吴楚两家的事情,楚大人跟大吴小吴两姐妹都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谁也怨不得谁。
加上得知真相后,大吴氏也选择自己出家成全楚大人跟小吴氏,她做为母亲不合格,但她做为前妻跟长姐却让人挑不出半分错处。
加上这么些年过去,吴家二老也先后去世,大吴氏偶尔也会出庙回来看看他们,更何况亲生女儿嫁人呢。
小吴氏眉眼露出愧疚,“本来这门亲事就委屈了清秋,现在还闹出这样的事。”
她自觉对不起长姐的托付,也有些没脸见对方。
“不能怪你,”楚大人抬手捏了捏眉头,太阳穴突突跳动,哑声道:“怪我光看中国公府没看清梁佑安。”
大吴氏这次过来无外乎是想送女儿出嫁,如此也算彻底了却了她在俗世里的尘缘,可谁知道梁楚两家把什么都算进去了,唯独没把这种情况参考进去。
“先去看看清秋吧。”楚大人放缓步子跟小吴氏一同过去。
大吴氏已经到了,身穿灰色僧袍头戴僧帽,安静地捏着佛珠坐在堂屋窗边的椅子上。她一身素衣僧袍,跟精致文雅的楚府格格不入,灰衣灰帽也跟大红喜阁不搭。
瞧见他们二人进来,大吴氏也只是起身微微颔首,行了个佛家的礼。
小吴氏走过去,轻声喊,“姐姐。”
刚开口就红了眼眶。
大吴氏朝她点点头,抬眸看向楚大人,显然她也听说了梁佑安的事情。
楚大人道:“我去看看清秋。”
她们姐妹二人留在外面说话,楚大人走到内室门口,抬手屈指敲了敲隔挡的屏风。
大红喜服坐在梳妆台前的楚清秋听见声音侧眸看过来,眸色平静,掀不起半分波澜。
楚大人见屏风那边人影晃动,在心底斟酌了许久的婉转语言,最后还是选择直白开口:
“你自幼聪明,也知楚家跟梁府目前的实际情况,真正悔婚的话也是两败俱伤,楚家虽面子好看,但折进去的人脉跟情分怕是回不来了。”
楚清秋缓慢收回落在屏风处的目光,轻轻垂眼眼,慢条斯理理自己的衣袖。
她身后忍冬拿着梳子一下又一下梳理她垂在背后的柔顺长发,心里替她委屈,眼眶早早就红了。
基本从大吴氏来了之后,忍冬梳一下头就要抬手抹一下脸上的泪。
凭什么,她家小姐凭什么,就因为生在楚家,便要替楚家去填利益跟权势的火坑吗。
吴楚两家当年的事情又不是她家小姐的过错,为何最后所有人都和和美美,唯有她家小姐像个多余的人活在楚府里,母不要父不爱。
甚至她的存在都象征着当年的错嫁跟算计。
她家小姐明明什么都没做错现在却什么都没有,就连今日的大婚都不能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