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皇太后心下已了然:“既然还有其他人掺和,也一并带上来。至于此人,敢公然藐视天家,先拖出去打二十板子。”
小太监慌忙看向佟贵妃,但佟贵妃对他已然厌恶至极。怕其他人瞧见,赶忙撇清关系。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原本的说辞应是:昨日只有云卿姑娘领走了一筐碳,记事册上只有她一人的签字画押。
……
给小太监看着炭火的人,带上来了,赫然就是被赶出乾清宫的凌嬷嬷。
不等凌嬷嬷说话,有的嫔妃已反应过来,这恐怕是凌嬷嬷在公报私仇。
事情再度反转。
“凌嬷嬷,昨日就是你替那管事看的炭火?”
梁九功忽然笑眯眯站出来。
众所周知,梁九功的态度全仰赖于康熙帝态度。
事已至此,孝庄太皇太后也不好再过多干预,索性由梁九功全权处理。
“回谙达的话,正是。”
凌嬷嬷语气略显无奈:“云卿姑娘当时强行领取红罗炭时,奴婢也曾规劝过,但实在是……”
“云卿姑娘说她去领炭火的时候,不曾有人当值。”梁九功:“这话,你如何解释?”
“回谙达的话,奴婢本是在隔壁的织办处当值。那李管事托我照看着,恰逢瞧见云卿姑娘在自己倒换炭火,奴婢遂上前阻拦。”
凌嬷嬷一口咬定。
反正昨日他们特意写上“管事不在,明日来取”的牌子,清空了现场。只待卫氏来时,才换作“管事不在,自行领取”。
当时并无第三人,这卫氏就算浑身涨了嘴,都甭想说清。
红罗炭被卫氏领回乾清宫,就成了唯一的铁证。
佟贵妃和乌雅氏心里也是有恃无恐,幸灾乐祸地等着云卿无力自辩的丑态。
怎料这时,“启禀万岁爷,这凌嬷嬷的话,不够属实。”
宜嫔身边的宫女,丰书忽然跪了出来,“奴婢昨日去内务为宜嫔娘娘办差事,因着闹肚子去净室,恰是路过领炭火的屋子。”
她道:“奴婢亲眼瞧见凌嬷嬷在门口观望什么,待云卿姑娘走近,凌嬷嬷竟是将‘管事不在,明日来取’的牌子,换作‘管事不在,自行领取’。奴婢当时还以为凌嬷嬷曾是乾清宫旧人,所以对云卿姑娘特别优待,如今看来,竟是有意栽赃陷害。”
凌嬷嬷脸色一变,但很快倒打一耙:“丰书姑娘,你我往日无怨近日无愁,您何必要害我?”
“那孤呢?”
胤礽这时也站起来,“启禀皇阿玛,云卿领到红罗炭一事确有误会,早间她已奏禀给儿臣。”他朝康熙帝和孝庄太皇太后拱了拱手,“还请皇阿玛和乌库玛嬷,能还云卿一个公道。”
说罢,他看向凌嬷嬷的目光,无比失望。
此前云卿欲言又止地和他说出自己的猜想,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毕竟在他印象里,奶嬷嬷一直也是个性情良善之人。
所以今日之事,他和云卿君子约定,两边都不偏心,用事实说话。
没想到……
“殿下,您怎么也……”
凌嬷嬷面如死灰,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一手奶大的孩子,有一天竟会帮着外人说话!
“如此,凌嬷嬷可还有什么话要说啊?”
梁九功及时打断她的妄言指责,依旧笑眯眯的,但在凌嬷嬷看来,这宛如死神的微笑。
……
不仅有两个人证,还有太子亲自作证,凌嬷嬷自然捞不到好。
“来人,将这刁妇并那管事,都拉下去杖毙。”
康熙帝当场下令,语气毫无起伏。
两个奴才的命,在他面前,不过卑如草芥。
“就当着宫人们的面,朕倒要看看,以后还敢在这宫里犯下如此胆大包天的行径?”
宫人们闻言,皆是脚底发寒,双腿打颤。
“至于你,”康熙帝瞧向跪在地上的佟贵妃,眸色冷峻:“御下不严,收回主管六宫之权,暂且交由宜嫔、荣嫔等人打理。”
“嫔妾谢万岁爷隆恩。”
佟贵妃似霜打的茄子,彻底萎蔫:“嫔妾自请闭门思过,还望万岁爷成全。”
此事严格意义上来讲,算是欺君,是要诛连九族的。念及是外祖家,康熙帝给足了台阶,佟贵妃自知得见台阶就下。
而后,佟贵妃灰溜溜地先行回承乾宫闭门思过,乌雅氏等人不敢上前招惹,略微走慢一步。
孝庄太皇太后被搅了雅兴,也不再想看冰嬉,在皇太后和僖妃的陪同下,乘坐轿撵回了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