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朔言简意赅:“淡季。”
鹿雨意兴阑珊:“你中午泡的什么茶。”
程朔道:“福建白茶。”
她不自禁呼吸一口气,聊天可真费劲,饿得时候没管这么多,这会才发觉尴尬。
“你手机给我。”她伸出手,手指在桌上轻轻点了两下。
他放下筷子,沉默片刻:“做什么?”
说归说还是把手机给她。
鹿雨点开微信把自己手机号输入,添加,还给他。
“我吃好了。”
程朔“嗯”一声,隔几秒,看到走到门口的人又走回来,他不明就理,只听她说:“碗没洗。”
她一点不扭捏,声音也不小,大大方方,似乎自来熟,但又像装的。
程朔觉得她很矛盾,只是直觉。
走到小院,鹿雨点开刚加的微信,看着黑色的头像,在空白的对话框转了五十块钱,上面注明:劳务费和伙食费。
她不喜欠人东西,出门再外也一样。
没过多久,手机震了一下,显示钱被退了回来,底下还有一条消息:平凡的汤粉只请有缘人,不用钱,别客气。
什么有缘人,黏糊糊的。
鹿雨打了个问号,又重新删掉,最后发了个微笑。
第4章
次日清晨,鹿雨拿着相机去遛弯。
古城有早市,本地人通常都背着竹篓拿着自家农产品叫卖,有五花八门的菌,自酿的梅子酒,色彩艳丽的水果,还有手工缝制的小工艺品。
微醺甘甜的梅子酒装在玻璃器里,颜色有粉色,焦黄,青色,琳琅满目,玻璃器晶光闪闪,有种独酌的惬意。
手工工艺品价格很便宜,有造型古朴的竹编和色彩绚丽的傣锦,最贵也不过百来块,要是再狠一狠还能砍价。
鹿雨不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刚开始还有点乐趣在里面,时间一长,就想安静的待一会。
不远处有座石桥,清风徐来,鹿雨坐在石桥上,微风吹着她的长发,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懒懒,淡淡的。
她拿着相机拍照,清晨的早市很有烟火气息,兜卖的声音也像照片里的背景,不好不坏,平平淡淡。
风一直在吹,树影丛丛。
路上游客不多,镜头没被挡发挥了极致的作用,她调整角度拍素材,等走到袅袅的早食摊,拍照刚好收尾。
实在没什么事了,鹿雨打算去吃点东西,昨天一整天就吃了一碗化缘来的粉,这会早消化完了。
早市的小食摊上卖的都是特色小吃,没有经过添加的食物散发着最原始的香味,她点了份酸奶,又要了份洋芋粑粑。
裹着淀粉土豆被压成薄薄的饼,铁锅里一炸,炸得金黄透亮外酥里嫩,再沾上干料,既开胃又顶饿。
“小姑娘,你要是能在这里坐上一会,我不收你钱,可行不?”小吃摊的阿嬷围着围裙笑眯眯跟她说。
鹿雨没说话,没同意也没拒绝。
阿嬷又道:“我们这里好久没来游客,见到漂亮的,大家都会看两眼。”
鹿雨喝了口酸奶:“我坐着生意就会好?”
“那可不,阿嬷我可不会看错人。”老婆婆又继续闲聊:“你是游客吧,住在哪个民宿?”
鹿雨:“鹿鸣舍。”
“哦,在小朔那,那不错,他人好。”
鹿雨感兴趣,闲闲一问:“哪里好?”
“心善,热心,谁家有点事都找他帮忙。”
鹿雨没掩藏自己的情绪,脸上挂着并不到底的笑,阿嬷见她不信愣是要讲给她听。
“就说我们古城前阵子发生的大事,小三把原配的车撞河里好,朔子要是没看见话,一条人命不就没了。”
鹿雨喝了口酸奶,认真讲了一句:“他跳下去救了?”
“可不,不救淹都淹死了。”老了更容易胡思乱想生老病死的事,阿嬷慢吐吐道:“要是真遇到事,谁不想有人伸手救一把,能活着总是好的。”
……
鹿雨在小吃摊上坐了一会,第一次吃到了霸王餐。
走走逛逛,到民宿已快中午,鹿雨捧着咖啡刚踏进一只脚,就听见小院有说话的声音。
“程朔哥,来新租客了?”
“你怎么来了?”
“我阿爸让我给你带东西,顺便提醒你何时履行曾经的诺言。”
“这事都过去多少年了,不是早跟你是小时候闹着玩。”
“小时候说的话怎么就不算啦,你说长大娶我,我们现在男未婚女未嫁,简直天作之合。”
“别学了成语就乱用,东西我拿了,钱给你阿爸带去。”
“我不要钱我要人。”
偷听是场修行,顺理成章听完有意思的八卦,口裙幺污儿二漆雾二八一鹿雨装刚回来,表情平静的往里走去。
刚说话的小姑娘还挡在院子里,穿着民族风的衣服和套裙,眼睛细细的,脸蛋潮红,说话太多气儿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