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场氛围虽然还算轻松, 但各航模队参赛的选手对待比赛的态度依旧十分认真。
阮稚也被他们认真严肃的气氛所感染, 莫名紧张起来。她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乱出一下。
参加这次友谊赛的队伍总共十一支, 包括霖大、霖航、霖理工、霖科大……等霖城各个大学的航模队,其中霖大、霖航和霖理工三所高校通过了UADC的海选赛, 会在十月中旬参加决赛;而霖师大和化工学院两所大学的航模队今年刚刚组建,这次过来主要就是交流学习的。
这回比赛总共六大项, 限时载运飞行、太阳能载重飞行、创新载重飞行、无人机侦察与打击和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比赛。(注1)
每个比赛考察与评判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比如限时载运飞行, 需要选手在6分钟内利用飞行器载运物品,并在规定的区域完成两周飞行, 最终以载运总重量最大的队伍获胜;创新载重飞行,飞行器在规定时间内载重并在规定区域内进行空投,最终以空投得分为准。
规则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背后需要的技术支持却超乎想象。
首先,飞行器的设计者需要自主设计, 在确保飞行器稳定性、机动性的同时, 还要尽量减少能耗,保证飞行器具备更好的载重、打击等性能;其次, 设计者需要亲自组装,在确保飞行美感与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材料,尽可能提高飞行器性能,一些无人机的设计还需要设计者亲自编写飞行程序;最后,飞行器的操控者亦要具备娴熟细腻的操作水平,才能保证飞行器进行高难度飞行。
想要完成比赛,这中间的每一环都需要紧密的配合。如果哪一环稍有差池,飞行器都无法在比赛中完成常规,更别说取得好的成绩了。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阮稚作为一个刚接触不久,甚至从未亲手组装过任何航模的小菜鸟,别人凑一起对着比赛用航模高谈论阔,分析材料,分析技术的时候,她只会在飞机空投到红心的时候高呼一声“nb”。
这几个比赛项目里,她最喜欢的就是限距飞行比赛。
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是指用一架小型轻便的全电动飞行器在2.4米的台面起飞,并完成飞行任务。
由于起飞距离极短,飞行器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会用各种奇思妙想,用改变飞机各部分形态方式争取提供足够的升力使飞机能尽快起飞。
这意味着,参加比赛的飞行器大部分与常见的飞行器外观不太一样。
再加上这回友谊赛对参赛模型没有严格限制,许多学校的航模队之前又没有足够的测试场地,这次恨不得带了所有的设计模型过来试飞。
参加比赛的飞行器奇形怪状,五花八门,好些登场没几分钟就会摔个狗啃泥。
阮稚看着一个被涂得五颜六色,长得跟大头鱼似的飞行器直愣愣冲出去摔在跑道上,没忍住,扑哧笑出声。
她笑得不能自已,又明媚惹眼,搞得不远处那几个化工学院的参赛队员望了过来,而后又红着脸低下头,收拾残局。
站在她旁边的江屿白乜她一眼,用眼神示意她止住笑。
“不好意思。”阮稚伸手捂住嘴,然而依旧弯着的双眸出卖了她。她有点不服,“又不是我一个人在笑,你干嘛只凶我一个。”
江屿白双手环胸,他没看阮稚,眼睛认真地盯着那架已经摔毁的航模,若有所思。他慢悠悠地问阮稚:“我哪儿凶你了。”
“你刚刚瞪我。”阮稚随口道。
江屿白收回目光,瞟了过来:“我没有啊。就是眼睛大而已。”
他一边说着,一边故意睁大眼睛望向她。像是在炫耀自己那双大眼睛。
“……”阮稚懒得理会,“再说了,我又不是嘲笑。我就是觉得他们那个飞机长得跟大头鱼似的,丑萌丑萌的,太可爱了。”
“那么设计是为了加大升力,提高升阻比。”
阮稚白他一眼:“我知道啊,我又不是不懂常识。你能不能有点想象力?”
江屿白:“想象什么?一条会飞的大头鱼么。”
阮稚:“……无聊。”
话不投机半句多。阮稚跟这个没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死直男没有任何共同话题,干脆没再理他,蹦蹦跶跶去找赵梦蕊了。
赵梦蕊正在和限时载运项目的队员一起测试比赛用机。大抵是怕阳光毒辣,她戴了副墨镜,鸭舌帽的帽檐压得很低。
阮稚看不清她的表情,但她此时的模样酷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