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446)

至于乡邻埋怨,他没放在心上,埋怨甚至闹事者都是些糊涂蛋,哪个正常人会大刺啦啦要求别人买自家东西?

农民看天吃饭,农忙时节,都是与太阳赛跑,夏收秋收更是如此。

赶着好日头好天气割麦碾场,完了还要晒麦子,若是磨磨蹭蹭错过好天气被雨困住,麦子烂地里或是麦仁没晒干捂出芽,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的。

粮食就是命根子,出了这样的丑会被村里人嘲笑一辈子!

今年两个儿子都不在家,苏长青早早定了麦客,比往年多请了三人,加上杜有丁和之前买的当门房的吴老头,地里活计干得很利索。

又有大姐大姐夫帮忙,不过两天,麦子全部收割完毕。

碾场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苏长青留了两个麦客给老爷子那边帮忙,其余人结了工钱去下一家。

现在家里下地的活计不用自己插手,但碾场时给晒场送水送饭之类的,苏婉还得搭把手。

今年家里麦子收成好,估计是因家里有马有牛,地撒种之前可以深耕两遍,且肥料足的缘故!

碾场时,摊开的麦子占了周围四家晒场,碾场占用其他人家晒场也正常,毕竟都是相邻几家公用。

不过自家这阵仗过于大,苏婉就想着水饭吃食上精细些,以堵悠悠之口。

她带着草帽背着背篓提着篮子来晒场时,远远就看见两头牛一匹马各拉一个石碾子在摊开的麦子上转圈,周围人时不时用木杈翻腾麦秆。

笑闹声一片,好不热闹。

正和几个青年说话的张康毅得了身边人的提醒,转头看去,见苏婉又是提又是背,丢下几人大踏步过去帮忙。

“太阳大得很,让人捎个话我回去拿就成。”看着帽檐下绯红的脸,张康毅心疼,皱眉道,说着接过篮子放地上又去卸苏婉背上的背篓。

苏婉闪躲道:“你提篮子,这点路了,几步就到了。”

张康毅不肯,卸下背篓自己背,此时,已经有人朝这边来,他催促道:“晒场灰大又吵,你回吧,一会儿我回去一趟把东西捎回来。”

苏婉踮脚看了看,她爹正跟人说话,二堂哥也在忙,好像除了送水送吃食,还真没啥能帮上忙的,遂道:“也行,最晚两刻钟之后回来,午饭快做好了,叫伯伯伯娘来家吃饭。”

张康毅草草点头,大掌按在苏婉肩膀上,推着人往大路方向走,“知道了,快回吧。”.

等帮忙的青年过来时,苏婉已经踏上大路往村里去。

“婉婉咋走了,这才来。”那人提起地上的篮子问道。

张康毅笑道:“家里还要忙午饭,她也不得闲呢。”

回话是如此,心里却是庆幸快一步支走人了。

苏婉现在不咋下地,也很少出门,家里吃得又好,身体发育自然就好,肤色白皙,脸庞精巧,身材也显出些腰身来,即便穿着旧衣旧裤,也与村里的黑妞不一样,晒场人又多,好些定亲的、刚成亲的小伙子都在,看了不得又是各种瞎说。

张康毅暗暗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苏婉还不知道有这茬,脚步轻快地回家。

苏娟见人这早回来还惊奇,知晓是张康毅接了去,称赞道:“婉婉这门婚事好,婆家离得近,知根知底,康毅还是个能干知冷热的!”

张氏也说好,难免说起杏儿,道:“康毅的新宅子也修好了,婉婉成亲也就在眼前,杏儿这还没个着落,你说愁人不愁人。”

苏娟摇着蒲扇笑,“愁啥呀,只要放出消息,咱家门槛还不得被踩断,我看杏儿的亲事啊,是缘分没到。”

张氏摇头,却未出言反驳。

倒是苏娟,愁起自家的老大难,“婉婉都要成亲了,明诚的亲事还没下落,我才愁得慌呢!”

说起这个二外甥,张氏心下纳闷,比自家婉婉还大呢,现今都十七了,亲事却是一直没着落,大姑姐两口嘴上着急,却一直没开口让丈夫帮忙相看,就连老爷子都不催,很是奇怪。

她抬眼看了看,见大姑姐神色轻松,斟酌道:“明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有什么想头不如跟婉婉他爹说说或者跟康毅说也行,康毅在府城很是吃得开,认识的人也多••••••”

苏娟面色为难,轻轻摇头,见丫鬟都不在通堂,难言道:“说来也是作孽,早先你姐夫想撮合他跟荷花,可荷花那人哪能瞧得上咱家。”

也是为儿子名声着想,苏娟将丈夫拉了出来。

冷不丁听到这么个话,张氏瞠目结舌,二伯哥家竟然还差点与大姑姐家结亲,怎么越想越离奇呢,二伯哥二嫂可不是••••••

观她神色,苏娟也是难为情,索性已经说了,那就敞开说,道:“我们也不晓得明诚咋就看上荷花,前年你姐夫说他,逼急了才说出来,心里怨我们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