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395)

其实面片汤就菜就能吃饱,匠人基本都是将馒头带回家。

苏婉家的馒头虽不是纯白面,但掺的粗面少,里面还加了糖,吃着宣软又香甜,匠人带回去给自家孩子吃。

因此,苏家三顿饭,没压工钱,但匠人不会出去乱说,只会赞苏家为人厚道。

这不,今儿见老爷子作陪,拉着好一通奉承。

老爷子见大盆面片汤只一层汤水,还煮了菠菜配着番茄酱,还有寸长的韭菜豆腐条,旁边一大碗油泼番椒面,暗道虽说是面片汤也不寒碜。

他拿了一个馒头招呼道:“快吃,你们自己舀面片汤,这天眼看着黑了,回去还有些脚程呢!”

一众匠人也不客气,还要帮老爷子盛,老爷子道:“你们吃,我自己来。”

今晚的热菜是腊肉土豆片,炝锅时张氏放了好些没抽薹的嫩蒜苗,还专门泡了干番椒段,香味扑鼻,就是有些辣。

老爷子尝了几筷子就转向凉菜。

说是凉菜,也就荠菜焯熟后直接凉拌,上桌时还带着温热,配着粉丝,用热油泼了蒜末番椒末,微酸,吃着很是开胃。

陪着匠人一桌,不知不觉老爷子吃撑了,起身送人出门刚踏进自家院门就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正收拾院子里农具的李氏笑道:“老三家做的啥饭?”

“就一个炒洋芋,一个荠荠菜,荠荠菜调的好吃,多吃了几口。”老爷子背着手故作矜持,其实说话时还要注意吸气,晚饭一时不察吃得着实多了,衣服竟然有些勒。

要不是勒得慌,他还要等老三回家呢!

“老三家的做饭和你胃口,不然以后你都在老三家吃晚饭吧。”李氏提议道。

主要是老爷子这身体,夏没胃口,冬也没胃口。

.

夏日是热,苦夏不想吃,冬天是没事儿可干,总感觉不饿没胃口。

难得见他有胃口,李氏想着就晚饭一顿,别人也不会说啥,权当给老爷子养身体了。

老爷子却不这么想,“早都分家了,我天天跑老三家吃饭算个啥事!”

没得让人以为二孙子养不起他了,这不纯让人看笑话嘛!

李氏将锄头耙子放在灶房,碎碎念: “就晚上一顿,再说现在老三天天往外跑,安儿又在书院,匠人吃饭都没个人陪,你过去支应一下,别人能说啥。”

老爷子没应声,自个儿在院子转悠。

李氏就见老头子从前院转到后院,回前院又在葡萄架下看看,又是瞅瞅井盖,还望着围墙若有所思,以为是羡慕三儿子家的琉璃瓦墙顶,道:“别瞅了,等不忙了咱家院墙也铺琉璃瓦。”

老爷子一愣,转头道:“院墙好好的铺那作甚,浪费银钱。”

末了又问道:“谁说的,老三?”

借着昏暗的天色,李氏瞪自家老头子一眼,道:“志刚说的,琉璃瓦都定好了,门窗也换新的,给你还打了个新书架。”

哎哟哟,不止院墙铺琉璃瓦,还要换新门窗,老爷子捂住胸口,“这个没成算的,有银钱也不是这样花的,才挣了几个子儿就这样大手大脚。”

三儿子家换新门窗,说是给将要成亲的三孙子做脸,那也就算了,自家换啥呀换,就知道跟着凑热闹!

这话说得简直没耳听,李氏没好气道:“志刚哪就大手大脚了,门窗是老三定好的,琉璃瓦是康毅定的。”

说起来二孙子就出个工钱和管几顿饭,简直是捡了大便宜!

听到儿子孝敬自个,老爷子没多大感触,不过听到有孙女婿的孝敬,眉开眼笑,也不责怪人大手大脚,笑骂:“康毅也是个没成算的,自家盖房子都忙不过来还想着我这老头子,看他爹知道不骂他。”

这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李氏腹诽,看热闹还看到孙女婿身上,真是为老不修。

孙女婿孝顺,孝敬他老人家,老爷子虽高兴,但也知晓轻重。

因此,当苏志刚踩着朦胧月色回家,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被老爷子叫住问话。

李氏这个气呀,孩子刚回来,饭都没吃呢,端着水盆板脸道:“有啥事不能边吃饭边说。”

她语气有些冲,苏志刚还以为是跟老爷子拌嘴了,连忙接过水盆,“奶,您老歇着,我自己来。”

老爷子觉得今儿老伴脾气有些大,特别是晚上他回家后。

孙子去洗手,他一人干站着挡路,习惯性走到躺椅边,正要坐下,弯腰时一顿,又默默站直。

肚子还是有些胀,还得再走走!

因此,当李氏带着方婆子端着饭菜进屋,就看见闲的发慌的老爷子在晃悠,又是一顿没好气。

“你是撑得慌,晃悠来晃悠去。”

散步消食的老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