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提前在家写了好些对联,还用烤炉烤了一筐番薯,此外,还准备了一锅子茶叶蛋。
现下既已找到摊位,自是现将成品都摆了出来。
苏志刚帮着堂弟将小炉子、大烤炉搬下马车,苏婉已经将弟弟早先写好的对联挑了几幅出彩的挂起来,挂对联的是长竹转制的架子,也不怕刮风将对联吹跑。
“二堂哥,你带堂嫂和旻逸去杨大伯家吧,我们自己能成。”苏志安不想耽搁堂兄太久,接了给炉子生火的活儿。
苏志安见自己确实帮不上啥忙,而且马车停在路边当着附近摊位的生意,遂答应了,“有事着人来叫我啊!”说罢还跟周围几家特意打了招呼,请求照应堂弟一二。
要说这对联,若是村里有读书人,自是带着红纸去人家里请求帮忙写,不用花钱买,也就带一些蔬果以表谢意。
若是有家资的人家,会专门找秀才公写,当然,得出润笔费。
苏志安虽不是秀才,但也读了这些年的书,书法还没到笔力虬劲风骨皆成的地步,但也还看得过去。
对联一挂出来,长眼的人就能看出来是读书人的笔迹,且对联寓意也好,阖家欢乐,五谷丰登,财源广进••••••都是庄户人家的期盼。
而且,他有个秀才大哥,若是有那知晓的人,自会与相熟的人提一嘴,倒是没人来嘲讽。
随着小炉子和烤炉柴火生起,冻得稍硬的已经烤熟的番薯逐一放入炉子,茶叶蛋也才装入铜盆等着卤水沸,摊子前路过的人都会停步瞅两眼。
虽过年都要贴对联,但腊月集现写现卖对联的摊子,只此一家!
苏婉带着杏儿将已经烤熟放了一夜有些硬的番薯放入木桶浸一下水,待表皮润湿,再用竹板夹着放入大烤炉,这样二次加热,内力烤热表皮也不会太干吧!
这个大烤炉还是她爹专门去府城定制的,买回来里面涂了一层泥,作出放番薯的阶梯型,只需将番薯放在土阶上定时翻动就成。
“二姐,要不要叫卖?”杏儿见远处的摊子叫卖声此起彼伏,且都有人围观,唯独自家这块很是冷清,有些担心。
苏婉拨弄小炉子的柴火,道:“暂时不用,等茶叶蛋和烤番薯热了再说。”
这会儿叫卖,人来了东西却没好,大冬天谁也不想站在封口等,没得早早叫卖却让人吃冷风。
她转头看向小桌子,安儿已经铺开裁剪好的红纸写新对联。
随着小炉子的火越发旺盛,还不等添柴,铜盆里的卤水开始翻滚,茶叶香料混合下特有的香气,虽白色水气升空消散,吸引了周围探子上的人。
苏婉用小笊篱捞出三颗,鸡蛋壳上裂缝在卤水的浸润下犹如花纹,剥壳很是轻松,三两下褐色茶叶蛋已经去壳。
她用竹片切开鸡蛋,放在油纸上送给左右摊位尝尝,当然,话说得很是漂亮——感谢大伯大爷迁就,让了位置让自家摆摊。
热鸡蛋的味道,很是有冲击力,且苏婉还切了一颗招呼过路的人免费尝。
“这黑乎乎的,能吃吗?”有人怀疑。
“能吃的,这是卤料的颜色,婶子你仔细尝尝,还有肉味呢!”苏婉将四分之一的茶叶蛋递过去,笑道。.
说是肉味,其实是大料的味道,寻常人家炒菜炒肉都少有放大料,但却熟悉卤肉的味道。
茶叶蛋的卤水,除了茶就是八角香叶等,确实有卤肉的味道,妇人尝过很是惊喜,“咋卖啊?”
“三文钱两个,若是买十个,额外送一个。”
第102章 腊月集二
三文钱两个!!!!
原本还惊喜的妇人立马变了脸色, 咋呼道:“这贵!”抿了抿嘴,不舍又冷脸,“咋不去抢哩!”
苏婉严重怀疑她抿嘴是在回味刚才吃下的茶叶蛋, 不过,比起生鸡蛋确实有些贵, 毕竟十八文就能买一斤偏瘦的猪肉。
她温声道:“婶子也是灶头一把好手,不说这滋味如何, 只里面的香料婶子必能尝出好几种,这价是比生鸡蛋高, 可也值!”
做生意嘛, 笑脸迎人总没错, 苏婉旁敲侧击的夸了人一回!
“婶子, 你再尝尝。”后面小桌上写对联的安儿不知何时近前,笑说着递过去一方小油纸,“家里养的鸡多,我也是想挣个笔墨钱方才来摆摊, 这鸡蛋滋味如何,婶子可不能昧着良心说。”
妇人接过, 脸色依旧不好看,不过多瞅了安儿好几眼。
安儿立马指向后面的土墙,“婶子别不信, 那些就是我写的对联。”
腊月的清晨,天气阴嗖嗖,携裹吃食摊子香味的寒风不时吹过,挂起来的对联哗啦哗啦翻飞着, 为这一处略带清冷的路段增添了一份异样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