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正午时孩子刚出生,就捡着早早煮好的红鸡蛋送亲戚近邻, 张家就得了文家送的红鸡蛋。
虽与张康明朱氏交情不深,但看在老一辈交情以及和张康毅的私交上, 张氏和文氏带了礼去探望。
梨花这个新妇自然跟着去沾沾喜气,苏婉和小草、杏儿一道同去。
买礼时却出现了分歧,昌平习俗,看望坐月子的妇人通常带老母鸡或猪蹄,炖汤喝了好下奶,苏婉却提议买两条鱼,“都带鸡和猪蹄去,到后面芳芳姐喝鸡汤、猪蹄汤都喝腻了,买鱼吧,鱼汤也好。”
对于二女儿的话,张氏一项比较上心,但这送礼,着实有些••••••
虽是犹豫,最后还是听二女儿的,买了两条鱼,文氏买了一对猪蹄。
一行人错过中午的饭点到文家,张芳看着精神头还好,就是婴儿皱巴巴,惹得杏儿嫌弃,她看了看额头绑着布巾的张芳,又看了看亲自端茶水进来的文锦书,道:“芳芳姐,你跟姐夫也不是丑人啊,咋大丫长得••••••”
时下,刚出生的小孩没名字,皆是按照家中排行男孩叫郎女孩儿叫丫头。
家里的小辈,忞轩出生时杏儿还小不记事儿,且那时自家与大伯家关系也不是很亲,很少见人,待旻逸出生,她见到人已经是洗三当天,因为和安儿争着抱小侄子导致被尿了一身,一个月都没去看人,再见到旻逸时,已经长得白白嫩嫩。
至于大堂哥家才一岁的苏静,也是满月酒才见到,因此,骤然见到才刚出生的婴儿,杏儿只觉得好丑,跟大耗子似的,好在知晓轻重,没当面说只心下腹诽。
可依苏婉看,出口的话也不大讨人欢喜,笑道:“你刚出生时比大丫还丑呢!”
杏儿不相信,张氏伸手拍女儿脊背,轻声道:“小孩子家家知道个甚,你刚出生确实没大丫好看!”
才出生的孩子就是皱巴巴,后面长开就好看了,然张芳、文锦书相貌都不赖,大丫以后肯定不是个丑人。
包被中的小婴儿好像听到了被嫌弃,小猫一样哭唧唧几声,嗫嚅小嘴后又睡去。
文氏、张氏都是生产过得,经验足,给张芳交代月子里要主意的事儿,张芳的婆婆太婆婆在一旁也是仔细听着,时不时附和一两句,苏婉和小草、杏儿三人坐在外间喝茶。
听着院外传来说话声,苏婉起身,刚出门就看到被婆子引进院子的杨氏,笑道:“杨奶奶,您来了。”
杨氏提着包袱,乐道:“康毅还说你娘跟你舅母肯定在,果真是近便些好。”
文家人送了喜信她就打算来,可老头子担心雪路滑,还是儿子亲自赶马车送她来,本想和长媳一起,奈何长媳说明儿再来。
冬日天黑的早,加之寒冬腊月天气阴沉,也没在文家多留,不过半个时辰一行人辞别,张康毅赶马车将文氏、张氏等人送到张家,
看着天色,苏长青道:“康毅,让婉婉她们搭你的车回吧,我留下接安儿和小松小柏。”
张康毅自是不会拒绝。
马车上,杨氏还替长媳解释了一番,“说是礼没备齐,明儿去也行。”
“是哩,我当初生了杏儿安儿,恨不得我爹娘天天找由头来看我,分开来一直到洗三天天能见到娘家人,芳芳也高兴。”张氏附和。
朱氏也确实是备礼,女婿带着人来送喜信,她不好多问,不过早在之前显怀去看时,亲家母说给女儿调养,她就有了主意。
因此,送走女婿就去了苏种林家,只是,没拿定主意想着等儿子回来再定夺,因此,婉拒了与婆母同行去看女儿的邀请。
初时因着娘家,做了好些糊涂事儿,经旱时被儿子带着看清娘家嘴脸,朱氏彻底醒悟,不说拿继女当亲女儿看,却是不再虐待,加之没多久继女就嫁给府城书铺的少爷,很是高看继女。
不为别的,只求然后女儿女婿能帮衬儿子一把!
张松张柏一路跑回家,迎接他们的不是丰盛的饭菜,倒是被他娘拉着往院外走。
朱氏道:“你爹回来天都黑了,你两跟我一起去看看,挑只母羊明儿给你姐送去。”
张柏惊得张大嘴巴,半响才找回声音,“我姐现在能吃烤羊肉吗?”
张松:••••••这个弟弟是不是傻?
朱氏:••••••这个儿子咋尽想着吃?
“给你姐喝羊奶的,哪就要杀了吃羊肉?”朱氏拍打二儿子,继而担心儿子在书院饿到了,道:“书院饭菜吃不饱,你饿肚子了?”
张柏摇头,书院饭菜虽油水不大但量很足,就是他馋了,腊月后三叔再也没带他们下过馆子,想换换口吃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