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274)

杨氏出菜园洗了手,换了身衣服,包了三张绣帕,又去地窖捡了一小篮子放在冰桶里的杏,嫌弃道:“去人家里也不知道收拾点东西,就知道催催催。”

张军接过篮子不说话,两人这才往村尾去。

苏长青不在家,正忙着在鸡场做皮蛋,张氏到是在,正带着女儿做番椒酱,见人来迎进通堂。

“叔和婶子今儿有空来转,坐,忙乱的都没收拾,家里乱糟糟婶子可别笑话我。”

杨氏将篮子放桌上,笑道:“你这还乱,那我家成猪窝了,暖屋酒后没咋来,你跟长青将屋子拾掇的好。”

张氏洗了手拿出待客用的杯子,从被花盆围着的炉子后提出水壶给两人倒水。

见这个天儿就烧上炉子,杨氏惊奇,“这咋就烧上炉子了?”

“专门烧水的,不然家里来人喝水都要去灶房烧,当家的去府城打了小炉子专门烧热水。”张军在通堂转看,见窗明几亮,连花盆都是精心挑选的各种样式,心下暗惊,看到专门烧水的炉子想着回家也让逆子给自己买个。

他都豁出老脸了,逆子孝敬他一个炉子,应该的!

三人在通堂说话,苏婉、梨花、杏儿在灶房旁边柴棚下做剁椒酱,菜板笃笃笃响个不停,也没听清厅内的话。

杨氏与丈夫对视一眼,张军起身,道:“我去隔壁看看。”

暗瞪丈夫一眼,杨氏才低低道:“我跟你叔是来问问婉婉的亲事。”

张氏还以为是来说亲的,笑道:“难为婶子和叔还记着婉婉,我跟当家的愁得头都白了,婶子跟前可是有合适的人?”

杨氏满面难色,艰难道:“你跟长青看看我家康毅咋样?”

咋••••••咋样?

张氏一时没反应过来,茫然眨眼,好半天才清醒。

对上杨氏诚挚认真的眼睛,转头看向门外,知晓不是开玩笑,又收回目光,笑道:“婶,婶子,啥意思?”

康毅是能干,可跟她女儿差辈分啊,又大那么多!

“就你想的那个意思。”杨氏扯着嘴,都开口了,也没啥为难的了,索性直接道:“早先康毅就跟我跟他爹说了,只是咱两家,我们是跟你公婆一辈儿的,康毅是个做叔的,唉,那小子铁了心。”

“说是各论各,我们做了亲家不影响他爹跟老爷子的交情,再说,论年龄,康毅也还比志强大,也就咱们是一个村,按交情叫叔,若是外村人,这个年纪志栋他们叫康毅一声哥不为过。”

见张氏神色恍惚,杨氏也知晓再讨论也改不了差辈分的事实,只得转而说起儿子的好话,他儿子能干,别说苏家村,就整个安阳县都知道,就是在府城也能排得上名号。

“能干是能干,就是认死理,倔得很,不然我跟他爹也不会厚着脸皮跑这一趟。”

杨氏很会说话,明着看是嫌弃儿子性子倔,却是侧面告诉张氏,儿子不是那等三心二意之人,日后家业做的更大也不会胡来,靠谱!

.

张氏也是人精,岂能听不明白,顺着杨氏的意思夸人,末了,委婉地表示,这事儿自己做不了主,还要当家的主事,再说,是二闺女的亲事,得二闺女自己同意。

杨氏笑道:“是这个理,两个人过一辈子,得他们自己合得来。”说着起身,要去看看几人做番椒酱。

这一看不得了,越看杨氏越欢喜,暗自感叹她儿子那眼光,高的哟••••••

人虽才十二,身量不高但也到了抽条的年纪,再过两三年,身量绝对高挑,脸盘似鹅蛋,皮子白的哟,耳后根处比葱根都白。

虽只一眼,但杨氏已经将月牙儿眼、挺翘鼻头、弯弯红唇烙在心里。

美人胚子,关键还不娇气,夸赞道:“你有福,我是没个闺女,你家这三朵金花啊,随便一朵出去都够家里门槛被媒人踩断了。”

“庄稼是别家的好,娃是自家的好,可见婶子是亲的。”张氏笑得合不拢嘴,她家闺女就是能干,别人再如何夸也是事实,她才不心虚!

苏婉抬头笑道:“奶奶没闺女有孙女啊,我芳芳姐多能干!”

说起自家孙女,杨氏也高兴,只是这声奶奶,着实是有些••••••啊,她突然反应过来,苏家要是同意,那自己孙女孙子得叫好朋友/好兄弟的姐姐小婶!

顿时觉得头晕目眩,他的好儿子真是太会找媳妇了,想到自己跟老伴都豁出脸,孙子孙女降辈分好像也不是很难接受。

如此想着,杨氏又来了精神,掏出包在帕子里的三张绣帕,递给张氏道:“闲来无事做的,给梨花婉婉杏儿玩吧!”

张氏推脱不要,杨氏却将其中一张递给在一边打下手的杏儿,道:“杏儿给,自己收着,就一张帕子,又不是啥值钱玩意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