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道甜汤还闹了笑话。
苏旻逸喝的太多,晚上尿湿了两床褥子,第二日哭着喊着不再吃了,结果,后面做出来照旧。
正当苏志安嫉妒羽大哥之时,喜从天降。
卫知府让人送来京城的回信,还有一柄佩剑。
他简直要高兴疯了,兴冲冲要留来人在家吃法,知晓东西送到人就要回府城后,将自家的月饼苹果葡萄整理了一篮子,还顺势将此前新写的信交给来人。
“这是给你的谢礼,信麻烦你交给卫叔叔。”
护卫看着一篮子东西很是发愁,这人,咋就只准备一篮子呢?
给自己备了却不给大人备,偏还要大人继续帮忙送信,他很是怀疑这小子捉弄人,只是对上那双清澈诚挚的眼睛,他又恨不能给自己两巴掌。
这还只是个孩子,能有什么心思!
卫景行收到东西也很是无语,要说这小子开窍吧,送礼都送的如此潦草,要说没开窍,可给京城那位送信倒是勤快的很。
看着信封上的蜡封,很想拆开看看再封住。
结果,苏志安信送出没两天就后悔了,觉得还要再补充!
第94章 关于好兄弟管我叫舅舅这件事儿
别说安儿想要回书信再添加几行念叨一回, 顺便畅想一下自己被好兄弟叫舅舅的情形,就是苏婉,都想重启人生了!
也不知张康毅如何说服老爹老娘, 两人竟然来苏婉家打探亲事,话里话外是让瞅瞅自家那老光棍, 看可否能入眼。
尤其是,尤其是, 两位老人直接跟苏婉说,让她考虑考虑自家的儿子!
这••••••
苏婉:就很难评!
老爷子简直是病中惊坐起, 大惊:“这咋成, 差了辈分!”
苏长青坐在炕沿, 喃喃道:“是哩, 差辈分,两人年龄也不般配••••••”
苏家人是纳闷,想不通,张军夫妇才是真正想死的心。
幺儿都二十三了, 在村里,二十三还没成亲的不是不误正业的浪荡子就是家里穷的实在揭不开锅。
可这两样, 自家儿子哪样也不沾边啊!
这咋就打光棍到现在呢?
说起来,张康毅本人也觉得他应该是命里晚婚。
早些年被大嫂嫌弃是拖油瓶,搅和的家宅不宁, 他爹一气之下干脆分了家,跟着他这个小儿子过。
当时,他就发誓要过好日子,让爹娘跟着他享福, 证明他才不是拖油瓶。
跑镖后,不是想着练武, 就是跟着镖队出远门,见识了沿途风景,看多了人情冷暖,眼界自然也开阔了,这一般的女娃,他还真瞧不上。
在他意识里,寻常妇人要么是闷葫芦,有啥事不说憋心里就知道哭,要么是大嗓门,胡搅蛮缠,没理也要占三分。
因此,婚事一拖再拖。
好不容易十九了,才说了一门还算满意的婚事。
主要是媒婆走后他偷偷跑去看了那女娃一回,白净柔和,说话细声细语,也爱笑,看着不是那种闷葫芦,也不是不讲理的性子。
喜滋滋认了亲事,定亲后捧着一颗滚滚烫的心时常去未来老丈人家,打着上门帮忙的幌子就想借机多见人几面,说说话磨合磨合。
结果,一个集市,竟是让他看了一出苦命鸳鸯互诉衷情的大戏。
那女娃有喜欢的男孩子,是个读书人,那男娃也知道,两人互通心意,只是,老丈人嫌弃男娃家穷,亦或是别的原因不答应,转头跟他家定了亲。
这定亲了,男娃还不死心,大集上当着众人面指责他仗势欺人,明知道女娃不喜欢他还非要定亲,拆散了他们这对苦命鸳鸯。.
老天爷,他自己竟成了打鸳鸯的那根棍子,还是个仗着自己有钱几个臭钱强逼女娃的混球。
张康毅当场就炸了,两家定亲都是父母同意,媒人见证,结果,欺他家好说话呢,竟然隐瞒了这出。
要是知晓女娃有喜欢的人,且不愿意这门亲事,他也不会上赶着。
一气之下抽了那弱鸡书生一顿,气呼呼回家要退亲。
早几年大嫂嫌弃他是拖油瓶的那股火气又冒出来了,看不上他,嫌弃他是走镖人,那他非得干出一番家业不可。
刚好也不想被村里人各种指点,就组了商队南下。
也是运气好,得了苏家的洋芋粉法子,去南边真正转了一回,回来开作坊做粉条粉丝,售价比米粉粉条低一文,那也是大赚。
后面又是种番薯番豆,还没来得及考虑人生大事,又逢天旱,这一晃三年已过。
本来,他还不着急,想着等两年再让人去探口风,毕竟,人现在才不过刚十二,他都已经这老了,也没着急的必要,再晚几年也没影响!
可是,谁曾想杀出个刘家,他不得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