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种田)+番外(260)

“我们来找知府大人的。”张良树嘴快道。

“如果有冤情,呈交诉状就行,大人自会审查,大人不是等闲之人能见的,若是无事速速离去。”护卫很是无情。

苏志安闻言立马跳起身,从袖袋掏出一封信,双手递给护卫,笑道:“我大哥叫苏志栋,之前还在衙门帮忙跑腿办事儿,知府大人应该记得,劳烦哥哥帮我递封信。”

见护卫迟疑,他二话不说拉起人手将信封塞进去,后退着跳远喊道:“谢谢哥哥。”

喊完正准备溜,见好兄弟一脸呆愣傻样,抓着人撒腿就跑。

张良树被带着跑还不忘转头向后看,见护卫捏着信封看着他俩,道:“你怎么就确定他们会将信送进去?”

跑过街角,绕进巷子,苏志安才停下,一路跑来只微微喘气,说道:“我不确定啊!”

很是理直气壮,张良树却是茫然,这••••••“不确定你为啥给信,那不是你点灯熬油写了三晚废了二十多张信纸才写好的嘛?”

“哎呀放心!”苏志安拍着胸口不在意道:“我给的不是这封,那是我写给知府大人请他吃饭的,送不送到无所谓。”

送到了,知府大人看了有兴趣,那赴约后他自然就见到人;若是不赴约也没关系,他再接再厉。

如果根本没送到知府大人面前,他也就折了一张信纸和一个信封,损失也不大!

张良树半张着嘴,回头看看巷子外,再看看面前只一岁年龄差的好兄弟,终于,他理解了他大哥曾经说过的话。

“有些聪明是天生的,就像读书,你天天熬夜也不可能赶上半玩半学的安儿。”

所以,这人的聪明劲儿就是天生的!

两刻钟之后,知府衙门后宅抱着女儿的卫大人收到了护卫递进来的信,盯着有些皱巴巴的信封,皱眉道:“积压多久了,这皱?”

“回大人,这是前衙护卫刚送进来的。”

竟然不是积压的书信,卫景行惊讶,怀里襁褓中的女儿咿咿呀呀叫着,他将孩子递给奶嬷嬷,问道:“谁的?”

“应该是苏家二公子,护卫说那少年自称他哥是苏秀才。”

卫景行接过信封,见蜡封都没有,眉尾跳了几跳,倒出信纸。

“大人,上次送小子回家,铭感于心,小子略备薄酒欲作答谢,明日酉时一刻,老马家羊汤馆,不见不散。”

他特意举着信纸对着天光仔细看,来回翻看发现就这一行字,摇头失笑道:“小鬼头。”

这厢,晃悠悠回家的苏志安、张良树开始写课业,当然写课业的是后者,前者,却是继续写信。

“不是,你准备这么多信封干嘛?”张良树看着好兄弟从书架的《诗经》中抽出一沓信封,大为疑惑!

苏志安提起方才写好的信,道:“当然是装信了!”

张良树看着信纸上字迹,不自觉念出声:“大人,上次送小子回家,铭感于心,小子略备薄酒欲作答谢,明日酉时一刻,老马家羊汤馆,不见不散。”

“你今儿那份信里写的什么?”

“就这啊,我约卫大人吃饭,也只有这一个理由。”

张良树竖起大拇指赞叹:“还得是你,高!”

就这种死皮赖脸,哦不,是锲而不舍,锲而不舍的精神,总有一日能成功见到知府大人。

甚至,他设身处地站在知府大人那方想象了一回,觉得,知府大人出来见二表哥肯定是烦不胜烦了!

次日下学,夫子脚后跟刚离开教舍大门,苏志安就火急火燎收拾东西,还催促前两排的张良树,“快快快,不能迟到!”

两人提着书包一路小跑,跑到与知府衙门仅相隔一条街的老马家羊肉汤馆时,并没见到人。

苏志安不死心,在里里外外又转看了一遍,确定知府大人没来赴约,坐在屋外的凳子上头枕桌子叹气。

“算啦,今儿再去等等,说不定今儿人上街呢!”张良树安慰他。

羊汤馆的老板是个胖大叔,笑眯眯问道:“两位小哥要哪个浇头?”

“羊杂羊肉对半,来两碗,谢谢大叔。”苏志安懒洋洋回话。

这家羊汤馆,能从府城一众酒楼食肆中脱颖而出,成为他首选的表达谢意的馆子,就是因为羊汤不腥不臊,料多肉嫩,饼子也实惠。

现在,人既没来赴约,他们自己吃一碗羊汤泡饼,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然后再接再厉!

见他还有心情吃,张良树瞬间觉得刚才的自己像个笑话,一屁股坐对面长凳上不客气道:“跟你白跑一趟,你请客!”

羊汤端上桌,辣油的香味扑鼻,碧绿的葱花在红油中荡漾,苏志安将其中一碗推向对面,“请请请,今儿大哥我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