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又不热,何况今儿还是阴天都没出太阳,不可能是中暑,道:“一会儿一起回吧,休息休息,地里有二堂哥呢。”
杨氏摇头没说话。
吃过饭,见妻子脸色不好,苏志强也让人回家歇着。
苏婉和梨花一左一右拉着杨氏下山,“走回家,刚好奶下晌要筛种子,二堂嫂在家帮忙也一样。”
杏儿安儿早已提着树枝打打闹闹跑远。
三人下山的功夫,遇见了提着篮子的小柳氏。
“大堂嫂送饭啊!”
苏婉梨花打了招呼,杨氏顺嘴问了一句“做了什么好吃的?”
小柳氏笑道:“臊子面,爹要吃,今儿中午就做了。”
“大嫂快上去吧,趁着吃饭也歇会儿,成天跑上跑下累人的很。”
四人交错而过,走了没几步,小柳氏却回头看。
苏婉和梨花一左一右走在杨氏身边,三人有说有笑下山。
回到家,李氏见孙媳一道回来,还以为饭不够,连忙道:“芬芬,你先吃包子垫吧垫吧,还有点米饭奶给你热一下。”
苏婉笑着将背篓放廊檐石上,道:“奶,饭够,二堂嫂不舒服,回来歇歇。”
李氏看着孙媳脸色,干巴巴还泛黄,心下一惊,连忙拉着人往屋走,“快躺下,婉婉,你去找你朱爷爷,看在家不。”
苏婉愣住,继而反应过来,二堂嫂说不定是有孕了。
“好,朱爷爷没在家我就搭车去府城找大夫。”话还没说完,人已奔出院门。
葡萄架下的老爷子起身,道:“带上银钱。”
“我有!”
苏婉跑去朱大夫家,好在家里有人。
朱大夫平常不怎么下地,今儿天气不好,他怕晾晒的药材被雨淋,都没出门,就在家翻看药材。
苏婉喘着气说完,见他整理药箱,道:“朱爷爷,要不您带点保胎安胎的药?”
朱大夫敲她脑门一记,“安胎药可不能乱吃,诊过才知道,你一个小女娃,在外面可不能这样。”
苏婉吐着舌头帮忙提药箱,出院子时见家里没人,问道:“我奶去下地了?”
“去菜园了,门关上就行。”
两人到家时,杨氏正靠在被子上端着碗喝糖水,炕沿的碗里是红枣。
她现在已经知晓,可能是有身子了,见朱大夫有些羞涩。
朱大夫看脸色后问道:“见红没?”
杨氏摇头。
朱大夫把着脉,问道:“上次月事啥时候,以往大概隔多久?”
杨氏仔细回忆,说完盯着搭在腕上的手,又期待又紧张。
朱大夫两只手都把完,笑道:“好事儿,现在还不显,过个一旬我再来。”
“这几天累到了,好好歇着,先不吃药,走动注意些。”
外间的老爷子听到声音,笑着抚须点头,惹得苏忞宇好奇,“太爷爷,我二婶病了吗?”
苏婉将人抱起来,道:“可不能乱说,以后你要有弟弟或妹妹了。”
老爷子交代重孙,“不能说出去,不然明年这个时候就做不成哥哥了。”.
苏忞宇郑重点头,捂着嘴表示他跟谁都不说。
这个喜讯,傍晚苏志刚回家的时候才知晓,又激动又懊恼。
晚上睡觉时,拉着妻子的手不知如何是好,既担心自己睡着不小心压到妻子肚子,又害怕打呼吵着妻子。
烙饼一样翻来覆去,还闹着要起身去隔间一个人睡。
“好好休息吧,我睡着雷打不动,你那呼噜声跟猫叫一样哪能吵醒我。”
“那我不小心压到孩子咋办?”
杨氏重新拉了一床被子,自己钻进去。
苏志刚将两人的被子换了,道:“这个暖和,你盖这个。”
此时,苏志强夫妻俩也在夜话。
不同的是,小柳氏却在抱怨。
苏志强闭眼装没听到,只是,听着妻子越说声音越大,睁眼道:“你小点声,我让你跟娘在家带着忞宇做饭,你要去地里帮忙,现在反过来又嫉妒弟妹,人招你惹你了。”
小柳氏气结,没分家的时候,她不用去地里,地里的活儿有小叔子、婆婆和太婆婆忙,她只管做饭就行。
分家后,她既要带儿子,又要做饭,太累了才带着孩子跟着丈夫夺去府城。
丈夫从来不管地里活计,她妻随夫唱,可现在,丈夫在老爷子那里教书,说是有工钱,可这都几个月了半个子儿都没看到。
现在,连地里活计也管起来。
她跟婆婆留在家带孩子做饭也成,但婆婆想沾便宜,以儿子有老爷子带为由去地里帮忙,她一个作儿媳的不好留在家只管做饭,只能地头、灶头两边跑。
家里也不是请不起帮工,可公公婆婆总想在小叔子忙完后蹭白工,现在家里四口人没黑没明在地里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