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段路之后,小刚说今儿看着吴红燕和丁春香,田大丫了,她们几个鬼鬼祟祟的也混在人群里头了。
小刚说起她们的时候,脸上就是明显的嫌弃和鄙夷,“苏宁小姨,你可没看见,她们几个还问秦姨,能不能要几张代金券呢?”
未免汽车厂家属院的这些个熟人对她们有意见,吴红燕就找了不经常和她们打交道的秦晓慧。
可惜了,苏宁之前就有交代,这代金券是怎么发放的。
秦晓慧没给她们这个占便宜的机会,她们还倒打一耙,骂苏宁小气。
不过,面对着昔日的死对头,看着她现在混的这么光鲜亮丽,店开了一家又一家,转了这么多钱,她们几个心里是真不爽啊。
可是,这几个人有一个算一个,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回顾了一下她们几个的奋斗史,就觉得,我呸呀,真是一坨屎。
就算她们很不想承认,但她们也必须要面对。
苏宁这第二家面馆开起来之后, 就不是和她们一个水平线上的人了,是她们再怎么努力也够不着的了。
第191章 看房
面馆第一天的生意火爆的超乎预期。
第二天,人相较第一天少了一些,起码没有排那么长的队,但也是从开门到闭店都爆满。
今儿有一半左右的顾客用代金券消费,另外一半是现金消费。
一天算下来,就有了三十多块钱的利润了。
对于这个业绩,大家还是挺满意的,也都松了口气。
第一天的时候,结账大部分收到的都是代金券,黄红兵和蒋小英就难免心怀忐忑。
他们怕顾客只是喜欢用代金券,不想花钱,等以后没有代金券了,就不会再过来了。
好在,这一天的业绩还不错,就证明他们的面馆是有市场的。
对于这一点,苏宁倒是没那么担心,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一来,她对自己和黄红兵的手艺很有信心,但凡是吃过了他们做的面,肯定会回购。
二来,那个十碗送一碗的优惠政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催促着消费者赶紧凑齐十碗面条,来换免费面。
果然,这一天又一天的经营下来,一周过后,面馆里的人比之前少了一些,能坐满,但是不用再排队了。
但是,他们的销售额却是在与日俱增。
周末两天,每一天都能收入个八九十块钱,再下一周工作日,周一到周五,面馆的纯营业收入平均算下来能达到五十左右。
对于苏宁来说,这么小的店面,能带来这样的收益,已经是十分不错,她知足。
现在买卖日趋稳定了之后,有一桩首要的大事,是必须要解决的。
那就是给员工解决住宿问题。
不管是杨桃和小刚,还是阮思竹,都应该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稳定居所,而不是一直这么没有根的飘着。
这些天,杨桃和小刚挤在十几平米的那个小平房,就在市场里,临街的闹市。
虽然他们娘俩没说,但是苏宁瞧着他们两个的眼圈,都有些乌黑。
杨桃很努力地在白天保持清醒,可人看着却格外憔悴,小刚每每吃完午饭,也会在写作业的时候,困得直磕头。
肯定是睡得不太好。
而且,那个房间里就能放下一张不太宽的双人床,属于进屋就得上床的那种很拥挤的房子,根本就不适合居住。
就算是一日三餐都在菜馆吃,但洗漱,洗衣服这些活儿,在那么小的空间里,都施展不开。
小刚已经是一个半大的小子了,再和自己的妈妈睡一个床也不太方便。
他们不肯和苏宁提要求,也不过是因为觉得麻烦苏宁。
这是他们唯一的去处,除此之外,他们别无他法。
可越是如此,苏宁越是上心,想要尽快这个问题。
阮思竹这边,她住在苏宁的家里,已经住了两个星期,而陆信也就睡了两个星期的男职工宿舍。
且不说陆信那边是怎么不方便,就说阮思竹这边在苏宁家,苏宁能明显的感觉到,阮思竹的紧绷。
就连她都跟着有些不自在,不方便。
或许是因为寄人篱下,怕给人添麻烦,阮思竹十分勤快,每天都早早的起床,收拾卫生,每一个房间的角落都不放过,一天要擦两遍灰,早晚各一遍。
有时候苏宁放在卫生间,没来得及洗的衣服,或者是脱在卧室的,搭在床头的衣服,阮思竹都会顺手抄起来,就直接给洗了。
苏宁不太适应自己这么被人伺候着,就哪怕是后世,她有钱了之后,她也是让阿姨每个星期过来三次,打扫卫生。
打扫过室内卫生之后,阿姨就离开。
至于她的东西如何摆放,还有洗衣服这些活,都是苏宁自己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