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吗?
欧阳修叹息。
偏偏这有些人,也不是没为朝廷做事的。
王安石有时候把事情做得太绝,若是能温和一些,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不是更好?
然而说是这么说,欧阳修也清楚若是要真正去做,这事情并不简单。
有时候本就是敌强我弱、我强敌弱。
他一旦放松,那些人说不定瞬间就会将他吃干抹净。
王安石也不容易。
【根据《宋史》记载,后来“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我们常说馆阁之臣,其实这里面的官吧,大多都没什么实权,但是它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秘书,没办法签字盖章,却是离那个签字盖章的人最近的人。】
赵祯挑眉。
这是心中有了气,所以不愿意了?
他倒是个直肠子的,不知道自己改改,反而这般反抗。
然而赵祯只一想,便也只能是叹息一声。
若是王安石能改,他也就不是王安石了。
【但是王安石志不在此,他想做事,他需要的是实权,所以不就,然而很多不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是无意功名,因此他后来出仕的时候众人都很惊喜。】
【《宋史》并没有记载王安石再出仕是什么时间,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在公元1063年,嘉佑八年前后,因为这一年宋仁宗赵祯离世,宋英宗赵曙即位。】
赵祯拧眉,他离世,这个时候自己多少岁?
距离他离世,还有二十年。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倒也不算太短。
可是,谁又能甘心抛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离去呢?
一种无力感在赵祯的心中升起,他突然一怔,又提到赵曙了,这个赵曙到底是谁?
是自己后来生的儿子吗?
赵祯身体不算健朗,其实听到幕中女子说他还有那么多寿命的时候也是欣喜的。
但生孩子这事情,他也不知为何如此艰难。
还有他的孩子,他的最兴来①,为何是这个赵曙即位呢?不会是反叛吧?
没等他纠结出个所以然来,幕中女子终于提及了此事。
【说到这事儿,还得再仔细地说一说赵祯和他的儿子们。】
①最兴来历史上死于1041年,本文设定他没死,但是历史趋势不会变,不让他当皇帝,给宋仁宗留个念想,下一章会让他们知道成年再生孩子的重要性。
第168章
王安石
【赵祯没有子嗣,古代讲究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尤其是皇帝更是需要绵延子嗣来稳固江山,来保证皇室血脉的纯正。】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可是他不敢信。
为什么?
为何上天要如此待他?
难道是他哪里做得不好吗?
【作为皇帝,赵祯自然也跟其他帝王一样,后宫佳丽三千,而且皇后就有两任,还有两任妃子死后也被追封皇后,也可以说是一个风流帝王了。】
朝臣们对于皇帝自然也是十分关心的。
皇帝子嗣稀薄,早有大臣劝他过继子嗣,可他总是不听,大家也实在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日日上朝启奏。
哪怕是得罪官家,这也是他们不得不做的事。
朝臣们的担心就与此前朝代的人的看热闹不同了,这帝王无子,随便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可以拿出来当作笑谈的呀。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这宋仁宗怎么回事,难不成是有什么隐疾?
【也不是赵祯不能生,只能说曾经有过,他有好些女儿,但皇子却只有三个,后来也是纷纷殒命,白发人送黑发人,话说这赵祯的儿子怎么就这么不幸呢?】
【像他的长子是出生即夭,他的次子赵昕,也就是他最喜欢的儿子,小名最兴来①,死的时候也就几岁。】
【而他的第三个孩子同样是出生就死了。】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面如死灰,像是马上就要离世而去似的。
谁能告诉他,谁能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何就留不住自己的孩子?
既然让他们来了,为何又如此残忍?
【听到这儿大家会不会脑子一秒后宫阴谋论,会不会是他的哪个妃子见不得别人生孩子把这些孩子给害死的?当然了,这不是不可能的,毕竟艺术来源于真实,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后宫?
哪个嫔妃有这么大的胆子?
竟敢拿帝王子嗣胡来,简直……简直是丧尽天良。
赵祯心思在后宫嫔妃中间扫了一大圈,他实在想不出来谁敢这么做。
若是让他知道他绝不轻饶。
“来人!咳咳咳……”
赵祯也顾不得幕中女子还在说话,忙招人想要彻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