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303)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真心以待、互相奔赴,这是做姑娘时才有过的幻想。

等等,公主?

几乎所有人都不明白了,她们哪敢做公主?

公主那可是皇室女子的称谓!

然而,众人倒是没太过多在意此事,时代变迁意思有变似乎也算正常。

某个角落里。

扶月喃喃地念了一句,“公主。”

公主,就是那些金尊玉贵的人吧?

她似乎有些明白幕中女子的意思了,意思就算没有男子,自己也应当当自己是公主,别人不能对自己好,自己要当自己是金尊玉贵的人。

她也想找个相互奔赴的郎君……

扶月摇了摇头,女子说得对,生活里不是只有男人的,她要过得精彩,有自己的生活!

【一首赛琳娜的《Who Says》送给大家“……Who says you。're not beautiful.”】

众人的脑子里刚莫名其妙地反应过来那奇怪符号是谁说的意思,一大段地怪异符号就朝着他们的脑子里涌去。

众人更惊了,好怪。

这曲子怪,词儿更怪。

但是词的意思他们却懂了。

不仅是女子,许多男子也不由地惊讶。

这是在勉励他们吧。

他们没有不好,他们都是美丽的,都是优秀的,都是能有自己的畅意的人生的。

即便旁人给出了不好的评价,可自己过的是自己的人生。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还算是能接受这奇怪的东西。

但更令他惊奇的是这词,竟跟他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了。

他一向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判,也不是不想被人承认,因为他还想要圣人承认自己让自己实现抱负。

至于其他的他都不在意,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也,他当然要自己痛快。

李白甚至想要学一学这奇怪的词,可是女子唱得太快实在没办法完全记下来。

【大家要对自己好一点哦!】

【李清照的这首词虽然我个人看着不那么好,但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观点,其情绪还是上扬的,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哀怨之类,由此可见李清照那段时间的日子应该还不错。】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一时还没从那奇怪的词中回过神来,一听这话她才开始回忆。

写这首词已经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候新婚,又没有发生后面的那些不好的事情,自然是心情不错的。

那时对官人情意正浓,自然不可避免地就在此中常常提到对方了。

之前不觉得,她这时心中涌起一些羞意。

这样的闺房之作被众人知晓,确实有些惹人羞。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102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列为元佑党人,而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却一路高升,先任尚书右丞,后又任尚书左丞,李清照还上书赵挺之为自己父亲求情却未能成功。】

说起这事,李清照面色一变。

幕中女子讲得细,她是早知道会说到此事的。

她心中仍对自己父亲陷入党争之事耿耿于怀,偏偏连他们都没办法,她一个深闺之中的女子就更没办法了。

也没别的想法,她真想幕中女子能帮她骂一骂那些胡乱来事的人。

大宋因这些人一步步地走下衰落,真是令人悲哀。

【所以李清照心情郁闷,她写《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感叹梅花高洁、不畏霜雪,又写《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为桂花鸣不平,都隐隐能看到她对现实不满的一面。】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周敦颐眼前一亮,咏桂花的倒是少。

可这为桂花鸣不平是何意?

【这首《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以议论入词,别具一格。“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的颜色有暗黄的淡黄的轻黄的,花型小看起来柔柔弱弱的,这里也有拟人的手法,那时候的桂花多长于深山之中,所以她说桂花,长得远,性情萧疏,只留下 其香味,就像隐士一般。】

东晋。

陶渊明他们正巧在后山上看见几棵桂树,他还想着可以摘花酿酒,倒是没往隐士方面想。

这时候听到李清照的这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于是接下来她就开始赞颂桂花,“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需要碧色轻红,呼应首句,暗淡轻黄就已经是花中第一流了。】

虽说没有浅碧轻红,但谁又能说暗淡轻黄不好呢?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梅花一定妒忌它,菊花也因它而羞怯,因为等到中秋时,它是那些有着精致栏杆的花园中最夺目的花。】

清,乾隆年间。

说起桂花,袁枚忍不住地想起了金陵的盐水鸭。

每每桂花盛开的季节,盐水鸭总是比平时的味道更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