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这个的,如今也只剩下遗党那一点力量了。我们的人越是找不到,越是证明这一点。我这样做,只不过是推一把快点解决而已。”
“是,属下遵命。”老钟叔明白,再劝也无用。
“下去吧。调动暗卫,干得漂亮一点。”
“是。”
老钟叔轻轻退了出去,张辅却久久却站在书案前,不知道想什么,十分入神。
一盏茶功夫之后,张辅轻轻说了一句,“找不到解药吗?那就让更多的人去找。”
无须别人回答,张辅自己抽出宣纸,拿起墨条,研墨,镇纸,执笔,开始写信。
这封信写得极慢,中间写写停停,一度停下来思考措辞,显然收信的这个人,是张辅极为重视的人,信中所写的事,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小半个时辰之后,张辅终于写完,将信纸折好塞入信封之中,火漆封缄,打开房门对青松吩咐道,“加急,送往陛下处。”
“是。”青松正色应道,立刻去执行。
张辅方回到书房,慢慢将手里的墨迹洗干净,然后提起那个竹制篮子,往松溪院走去,如今松溪院住着李小寒一家。
看见张辅过来,正围着沉睡的李小寒说话的李贤东王氏三人起身,对着微微弯腰行礼的张辅回礼,而后默默离去。
这个过程里,两方都没有说出任何话,并非是怪罪,只是在这里,大家都不想伪装客套与坚强。而真话,越说越难过。
偌大的一间房里,只剩下床上安静躺着的李小寒和床边静静站着的张辅,过了片刻,张辅将手里的篮子在床头放下来,伸出手轻轻握着李小寒的做左手。
“小寒。”
被握着的手轻轻动了一下,张辅感受着手里那轻微的动作,盯着李小寒的面容,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丁点的动静。
可惜,结果总是让人失望。
片刻之后,张辅继续开口轻轻说道,“你动了,我便当你是听得到的。”
“今日,我去了大法寺,主持无憨大师说许多人为你点了长明灯,连灯室都不够放了,要移到新灯室里去。”
“我为你点了今日的头一炷香,如果真的有佛祖显灵,那我希望你能平安醒来。”
“我没有为你点灯,你会不会怪我?传闻香火通神,我对佛说这么多长明灯都唤不醒你,说明这神佛不信也罢。你说不定佛祖便会注意到我?我这样的人,这样小气只点了一炷香,连个长明灯都不点,不信佛却还敢奢望佛祖保佑的人。说不准佛祖恼怒之下,会给我这个伪信徒一点颜色瞧瞧,让你醒过来。”
“说不准,就是会有这么小气幼稚爱计较的神佛呢?”
轻轻的一声叹息,张辅停了停,继续说道,“回府的时候,在府门口遇到一个大娘。她说很感谢你,你的万金油、白蜡,救过她们的命,养活了她的家人。她们家新收了米,给你带了一袋子来,让你尝一尝。据说新米的米油十分养人,我问过积年的老仆,的确是如此。还有一包红糖。我帮你收下了,给你带过来了。”
“我觉得,如果是你,你应该会收下的。”
“大家都很想你,很希望你好起来。”
第208章
前朝有词人写词, “度日如年,风霜渐变”,颇对今日之景。
不过是一旬之景, 一阵寒风起, 便从暖融融亮堂堂的夏末, 闻到了冷风冷雨的秋初气息。
如同人的心情。
牢房里的‘囚犯’不堪受刑,临死前也没有吐出解药的消息, 这条最重要的线索断了。
那对吓怕的母女已经再想不出什么,又或者,给出来的信息太杂乱已经毫无价值甚至影响正确的判断。
张大夫的解药,解开了金环胡峰的一层毒之后,又陷入了困境。
青竹派人监视的马大娘,被大法寺主持拒绝之后, 仿效长明灯, 已经在自己家点上了白蜡, 号称心诚则灵, 白蜡更应景,神明一定会保佑李姑娘。并且, 马大娘十分积极主动向周围人说起这件事, 许多妇人跟着有样学样。
目前看来, 马大娘并非同党, 而是普普通通一个妇人。这一条疑似的线索又断了。
千头万绪, 无从理起。
王氏和李贤东的愁绪已经掩盖不住, 两人时常相对垂泪, 但又不得不坚强。
张辅已经不敢直视这一对夫妻的脸, 日日去探望李小寒与他们相见,除了静坐, 再无他话。
只在离去的时候,面对这两位欲言又止的目光,张辅甚至算得上仓惶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