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东当时就想伸手扶起李贤西,李小寒却不想管这件事,毕竟当初在老宅,李贤西一家人也没少占他们的便宜啊。
“贤西叔,你家只有一个成丁吧,要不我借你十两银钱,你以钱代徭役,以后再慢慢还。”
叫的是贤西叔,而不是三叔,这是只认族叔的叫法。毕竟李贤东已经过继给李生仁一家了。
李贤西抬起头了,这个侄女,从前大家都看错了,明明这个侄女,才是他们李家最聪明的人,聪明得让他有点怕,“小寒侄女,我知道你心善。只是,只是我借了你的钱,我没法子还。我不能这样子占你的便宜。”
不,宁愿你占钱的便宜,不想你占人情的便宜啊。
可惜此时大家都觉得钱比人情重要,尤其李贤西此举,因为知道自己还不起钱,便不借钱,在李贤东和王氏这土著看来,那更是浪子回头迷途知返的举动。
“知道了。你放心去吧。”李贤东叹口气,他毕竟是当过半辈子的大哥的。
“贤东哥,谢谢你。”李贤西再磕三个响头,然后匆匆的跑出去了。
看见李贤西跑出去,李贤东才带着点结巴的说,“小寒啊,爹知道你不喜欢。不过,不过,贤西他只说出事的时候搭把手,我,我总不能看着他们死的。”
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候陈氏还装着样子,豆丁团子大的李贤西也曾经跟在他这个大哥面前,一声一声叫着大哥的。
“算了,爹,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李小寒知道李贤东的性格,在这个宗族时代,有时候并不是很能分得清的。
“哎。”李贤东咧开嘴,不自然的笑了一笑。
送走去服徭役的人,平山村就像空了一样,虽然大家的日子好像一直规规矩矩的前进,砍柴、梳棉、准备冬衣,一切都在为冬天的来临做准备。
但是,时不时地,就有人去李族长哪里打探一下,服徭役的情况如何,李小寒免不了也帮着探听一二,平山村人还是比较幸运的,只是派去了修筑城墙,人都在一处。
“大家在一处就好,起码有个照应。”李族长说道。
这天越发冷了,说话间呼出一片白雾,像这凛冬的寒意。
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平山村的寂静,青竹敲响了李家的大门。
“青竹你怎么来了?出来什么事情?”李小寒问道,按照张辅的为人,不会无缘无故把青竹这么急的派过来。
青竹看一眼一旁的李族长,然后才说道,“李姑娘,你族兄出事了。”
“什么?”李族长惊得站起来,“信和出事了?出了什么事??”
“青山书院学子,以文论时政,被学政打入大牢。李少爷便是其中一员。”
第136章
“族长, 族长。先别晕,信和哥什么情况还没有了解清楚呢。”李小寒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李族长,连声劝道。
李族长一口气险些背过去, 又被李小寒的话拉了回来。
他就知道, 这个儿子一身不合时宜的骨气果然是会惹来麻烦, 如今不就应验了。
李族长心中一片愤怒,不知道是对自己儿子的愤怒, 还是对这个时局的愤怒,却不得不去强迫自己清醒过来,准备营救自己的儿子。
“我相信信和哥,信和哥他自有风骨,但是也不是一个莽撞行事的人,此中必然有隐情。青竹, 张公子派你过来,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你详细说来。”李小寒看李族长强撑着恢复了一些理智, 连忙说道。
“学政那边是以妄议时政罪名抓人的,现在这些学子的具体情况不清楚, 不过没有听说用刑。书院正在努力营救, 只是青山书院本属于学政管辖, 因此效果不大, 其他具体的, 公子说请李族长和李姑娘一同上府城再细说。”
“既然如此, 我们便尽快去一趟府城吧。”李小寒说道, 青竹话里透出来的信息不多, 只能说不太好也不太坏。
不过有一点说书院正在营救,说明有一股力量在保这些学子, 就是这股力量不知有多大了。
“好。等我回家收拾点东西,我们马上走。”李族长急忙同意了。
这可是他唯一的儿子啊,还是一个举人,年轻人难免热血一点的了,他这个当爹的还能不管吗。回去收拾什么东西,那自然是收拾银子去打点关系了。
约莫一刻钟之后,李小寒跟李贤东和王氏说明了情况,便和李族长乘坐马车赶往府城。
风雪漫天,李族长这一把老骨头,这个时候可不敢让他骑快马,说不得李小寒要陪李族长坐一坐马车。